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總則】烏海市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有蒙、漢、回、滿等40個民族,是中國西部大開發以來,率先在國內實施城鄉一體化改革、實行城鄉單一戶籍制度的城市之一,城鎮化率96%,全國排名第四位。

烏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具有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總體而言,可以用六個美譽來形容,即黃河明珠、烏金之海、書法之城、沙漠綠洲、葡萄之鄉、賞石之城。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地理位置】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東、北隔甘德爾山脈與鄂爾多斯市搭界,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之一。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歷史前言】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盟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東漢末年到三國、晉、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

魏晉時,今烏達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南北朝時為前涼、後涼、北涼所割據。東晉大(太)興二年(公元319年),羯族石勒強盛起來,盡得黃河流域中、下游廣闊地區,建立後趙國。今海勃灣地區屬後趙之朔州朔方郡。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後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歸前秦,為氐族苻堅所統治。海勃灣地區屬前秦朔方郡。後秦皇初二年(公元395年),羌族姚興部興起,奪得前秦西部地區,稱為後秦。姚興在北部廣闊地區設朔方郡,轄今海勃灣地區。

東晉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轄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鐵弗部劉衛辰。衛辰被打敗後部眾四散,轄地盡失,變成魏的統治地域。東晉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強盛,在今伊克昭盟、陝西北部地區建立夏國,建都於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北,俗稱白城子),轄地曾北達黃河,置幽州於大城(今伊盟杭錦旗東南),佔有今巴盟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夏勝光四年(公元431年),夏國被北魏拓跋鮮卑族所滅,轄境歸北魏。

隋時,海勃灣地區屬突厥汗庭之西境,為東突厥遊牧地。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內道。關內道的靈州是隋朝靈武郡管轄地區,是黃河由南向北的東岸狹長地帶,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灣地區。烏達地區,隋屬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今甘肅張掖)。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屬肅州,治所在福祿(今甘肅酒泉)。

公元八世紀安史之亂後期至九世紀中葉曾屬吐蕃。

宋、遼時期要,西北地區興起的党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給党項羌李彝興以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從此,今伊盟地區的絕大部分(轄今海勃灣地區)遂入宋朝版圖,但仍為党項李所有,宋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今海勃灣地區為西夏靈州之地,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

十三世紀初,遊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日趨強盛,鐵木真登上汗位,尊稱成吉思汗,於1227年滅西夏,版圖統歸元朝。元朝在全國設置一箇中書省,十個行省,省下設路、府、州、縣。當時,烏海地區為寧夏行省中興路管轄。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興路為寧夏路,治所在今銀川市。

明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衛的邊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海勃灣地區,隸屬於陝西都司,歸中央右軍都督府管理。明建文四年(1402年),蒙古韃靼、瓦剌各部強盛起來,構成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嚴重威脅。明天順六年(1462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裡孩進駐伊克昭盟地區。明嘉靖中(1552-1566年)達延汗之孫袞弼裡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名其部落為鄂爾多斯,清天聰九年(1635年),該部首領額瞵臣歸附清朝,統領鄂爾多斯地區。

清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將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清康熙二十六年(1697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

民國時,寧夏擴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後直屬中央行政院蒙臧委員會。民國3年(1914年),鄂托克旗歸綏遠省管轄。民國18年(1929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後,在磴口正式設縣。隨後又擅自將沿黃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長約200公里的狹長地帶劃入磴口縣(包括烏海地區)。民國19年(1930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設立野沃設置局,後改為沃野縣,轄今海勃灣地區。民國26年(1937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佔領沃野縣,劃歸寧夏,改名陶樂縣。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1949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當時,海勃灣地區屬鄂托克旗第三區(阿爾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碩特旗和平解放。當時,烏達地區為該旗宗別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自治區人民政府,隸屬寧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磴口縣。是年9月,寧夏省制撤銷,自治區改歸甘肅省管轄,後又改為甘肅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6年4月13日,將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淖爾盟,烏達地區仍歸巴盟阿拉善旗所轄。

1955年2月,海勃灣地區建立伊克昭盟桌子山礦區辦事處,隸屬伊盟。

1958年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阿拉善旗烏達鎮。

1959年4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撤銷桌子山礦區辦事處,建立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國務院第111次全體會議通過,批准建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10月1日,正式成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分別隸屬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

197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建立烏海市。豎年1月10日,烏達市和海勃灣市正式合併成立烏海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市人民政府設在海勃灣。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縣級辦事處。

1979年12月,將3個辦事處改設為區,同時,將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

烏海市轄3個市轄區。即海勃灣區、烏達區、海南區。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人口】2016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55.83萬人,比上年增加0.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83萬人,城鎮人口比重94.63%,農區人口3萬人,農區人口比重5.37%;全年出生人口0.53萬人,出生率9.56‰,死亡人口0.26萬人,死亡率4.65‰,自然增長率4.91‰。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交通】航空:烏海機場位於烏海市海勃灣區城北北15公里處,目前已開通了經停呼和浩特到上海以及直達西安的航線,烏海經停西安到廣州烏海-呼和浩特,烏海直達北京首都機場以及南苑機場各一班飛機 。

鐵路:烏海市主要鐵路幹線有包蘭鐵路1條,以及地方鐵路東烏鐵路以及海老線烏吉線等多條支線。烏海站(位於海勃灣區新華西街西首)、烏海西站(位於烏達區)。

公路:穿越烏海的國道有110(北京-銀川途經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包頭、臨河、烏海、石嘴山、銀川)、109(北京-拉薩,途經山西朔州、東勝、烏海、銀川、蘭州、西寧、拉薩)等還有國家高速G6京藏高速公路以及G18榮烏高速公路。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旅遊文化】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區域,黃河穿境而過逾百公里,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有馬堡店生態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其中的金沙灣生態旅遊區是AAA級旅遊景區。甘德爾山、桌子山、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四合木自然保護區、龍游灣溼地公園、一棵樹生態旅遊區、黃河溼地景觀區、金水樂園、烏海植物園。其中四合木自然保護區中的植物四合木為全國唯一的特有單種孤本屬植物,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漢代古城遺址、明代烽火臺、馬堡店遺址、秦長城遺址。漢代古城遺址位於北新地鄉城梁村的碧野裡,有一堆長三百米,寬三百米左右的土丘,據考察這是漢代的古城牆,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這裡,曾出土過漢代的五銖錢、半兩錢,以及大量帶有紋飾的陶片等。

宗教文化:主要有滿巴拉僧廟、拉僧仲廟、卡布其廟、敖包圖廟遺址等。其中滿巴拉僧廟位於拉僧廟鎮所在地,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由第一代貝勒東日布斯仁捐贈。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烏海市,是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致使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