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孩子作為父母的心頭肉,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備受長輩疼愛的。可以說,疼愛孩子,就像是父母的本能。因為愛孩子,所以父母會將力所能及最好的,都放在孩子的面前。因為愛孩子,所以父母捨不得孩子受累,洗衣做飯一手包辦。因為愛孩子,所以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總想讓孩子在輕鬆安逸中生活。可是,孩子總是要學會成長的,或許孩子在一時之間能做溫室的花朵兒,可是世界那麼大,人生那麼長,孩子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庇護之下。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事件,23歲的小夥子,因為太“懶”,而活活被餓死家中。這個小夥子叫楊鎖,是河南信陽人。因為是個男孩,從小就備受父母寵愛,每當想動手幫父母乾點活兒時,母親就會心疼的說:“沒事兒,一邊玩去吧”。久而久之,楊鎖便開始變得有些“嬌生慣養”起來。直到13歲那年,他的父親由於肝病去世,整個家庭的重擔都扛到了母親身上,可是母親仍然捨不得讓楊鎖幹一點活。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直到楊鎖18歲那年,母親終於無法抗住生活的重擔,與世長辭。於是楊鎖便隨著自己的表哥到工地上做工,可是楊鎖跟著堂哥到了地方後,一會兒說天太熱了,一會兒說身體太累了,堂哥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堅持一會兒慢慢就習慣了,可是楊鎖說什麼也不肯幹,就自己跑回家了。

因為懶,也不做飯,2009年12月的第一場大雪過後,在母親病逝第5年,楊鎖連乞討都懶得去,剩菜剩飯也懶得撿,因為懶,楊鎖最終蜷縮在牆角活活餓死了。

這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心疼。很多時候,父母本意是愛,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輕鬆快樂,可是一旦過度,就會變成溺愛。每個孩子都不可能一生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孩子遲早都是要學會自己生活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堅強的好習慣,這些是需要從小培養,有的時候,我們父母自以為的愛,其實恰恰是在為了害了孩子。下面,我就將慣子的十個特徵分享出來,讀者朋友可以對號入座。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班主任忠告: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世界會讓他更苦

其實,父母心中,對孩子一切包辦式的愛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能因為愛,就讓孩子失去獨立成長的權利,再愛也是需要剋制的。真正的愛,是教給孩子過好人生的鑰匙,讓孩子能夠從容的走向自己的道路。

人生這條路上,吃苦是必然的,失敗是常有的,不如意的更是佔了大多數。只有小時候吃過苦,長大了才能更好的吃苦,更好的適應挫折。

如果你認為他還小,有要求就應該滿足,等他大了在教育他。結果你會發現等他大了,在面對人生的挫折時,會顯得那麼的手足無措,那麼的沒有心理準備。生活從來就不是隻有樂,有苦有樂,才是真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