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的青春期,總是過得艱難一些

胖子的青春期,總是過得艱難一些

每個人都有一段青春裡的隱秘故事,他人或許不知。

我小時候,身體一直是十分輕盈的,萬萬沒想到,初中的最後一年開始發胖。那一年,我處在發育期,每天都餓且饞,飯後還能塞進一個椰蓉麵包或幾塊高油高糖的點心,吃得多,運動得少,沒有長高,寬度卻增加了。

我當時還停留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底層,因為餓,顧不得形象,直到媽媽給我照相,洗出照片來,我才不寒而慄:那個胖子是誰啊?照了照鏡子,發現自己像充了氣一般鼓起來了。於是,我不再喜歡拍照,開始自卑起來。

我曾經想通過跑步讓自己瘦一點兒。我讀的高中每天早上5點半會組織集體晨跑,走讀的我通常會5點騎自行車出門。有一陣我決定放棄自行車,直接跑步去學校。穿著校服揹著書包,太有標識性。有一天偶然聽見一個晨練的中年男人大聲跟同伴說:“這個小姑娘真有毅力。”我沒有受到鼓勵,反而因為被人注意到而感到羞赧,不再堅持了。下了晚自習回家,我依舊會吃很多東西,媽媽給我加餐的水果、甜點和蝦,所以我並沒有瘦。

我媽總覺得胖點兒無所謂,口頭禪是“健康就好”,她把對我的愛主要放在食物裡,每當我顯露出要減肥的想法時,她就會很驚慌,把減肥這件事說得極其嚴重.一定要說服我放棄這個可怕的念頭。她希望我樸素健康,好好學習,不要講究穿戴。做個審美差、生活儉樸的胖子是一件令父母安心的事情。媽媽年輕的時候一直偏瘦,並不知道作為胖子要面對多少無端的惡意。

有一次上體育課,自由活動時,女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討論玩什麼遊戲,一貫沉默的我也活躍了起來,隨口提議說:“我們玩球吧。”體育老師散漫地瞄了我一眼:“還玩球,我看你就像個球。”這個調侃突如其來,然而我並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只能訕訕地一笑,沉默地走到一旁。

其他人不會知道我的感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那個體育老師大約覺得一個有點兒胖的女生就應該是被開玩笑的對象,定不會受傷。

那一天,我默默想了很多。除了反思自己的體形之外,我也想起了成長中遇到的其他胖女生。高一時班裡還有個很聰明的女同學,數理化都學得很好,皮膚黑,身材矮胖,因為聰明而有些強勢,請教她數學題時,她會流露出一種驕傲感。我覺得這驕傲是應當的,但後座的兩個男生很反感她,原因是“長得黑胖醜還矯情”,私下裡對她的外表極力嘲諷。他們坐在我的身後,每一句嘲諷我都聽得清清楚楚。

那個女同學有一次跟我說,初中時她媽媽給她縫了一套白色的短袖衫,作為一個胖子,她穿起來顯得體積更大了。老師叫她到黑板前做題時,莫名其妙就引發了同學們的鬨堂大笑。她說:“我媽縫的衣服也並不是太奇怪,款式簡單的圓領短袖衫,如果是瘦的人穿就還好。”說這話的時候,她坦然地笑著,對自己的胖似乎很坦然,也並沒有感覺到其他人對她的惡意,我希望她不要知道。

作為一個胖子,青春期太過艱難,從那時起,我知道了世界上存在著無端的惡意,有些事並沒有確切的為什麼,它只是存在或發生了。然而一個胖子的自卑是源於自己的內心,瘦是一種美,胖也可以是一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