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梁東方

在煙臺,看海幾乎可以說是日常最容易實現的一件事情了。不過,要真想近距離地看到海,還是需要周折一下,專程走到海邊去。

到海濱城市,去海邊就已經是咫尺可待的事情了,還有什麼理由不馬上實現這個心心念想了很久的理想呢!所以,下車伊始我們就直奔海邊而去。

太陽落山以後的煙臺,街道上就只剩下涼爽了。一切都已經不足以形成有意義的暑氣,甚至連現在是不是夏天也已經值得懷疑。沒有汗水,沒有暑熱,只有涼爽,只有源源不斷背景深遠的涼風持續地吹拂而至,一點也不吝於自己的無微不至,一點不惜力。

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人們在街邊上閒走閒坐,僅僅是出於一種習慣,而完全不是因為天氣熱屋子裡待不住。這就是海濱城市在盛夏季節裡的宜人之處。

煙臺體育公園裡,路靜人稀,完全沒有內陸公園裡的人氣。儘管天上雲生萬象,地上空氣涼爽,各種體育設施和散步場地都廣闊到位。納涼在這裡不是一件當務之急的事情,氣溫的適宜使氣溫不被關注。這對於酷暑中來的人來說既匪夷所思的新鮮,也得其所哉地喜悅。

轉過一個路口上到一個坡高之地,大海便已赫然在目:蔚藍的遼闊的深遠的廣袤的無邊無際的海,以前見過以後還會見但是今天一見之下依舊讓人充滿了興奮的海。

在海邊,在海水反覆衝擊岩石的沒完沒了之中,你會意識到時間和生命其實沒有任何另外的意義。好像這樣反覆的衝擊,已經完全顯示了世界的本質。你會安靜,你會認頭,你會將生命的無限感由此頓然生髮出來。

夜色中的大海使人身心都一點一點安頓下來,不再向往著更遠的地方。海浪模擬了催眠曲,海撫慰了人的靈魂。

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第二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還是去看海。但是窗外有大霧。大霧從海上漫上來,遮天蔽日,人一下就進入了五里霧中,什麼都看不見了。不過和內陸的霧不一樣的是,這樣的大霧是流動的,有時候什麼也看不見,有時候卻又看見了一部分;而且還能看見一縷縷的白氣在飄動,將風的方向勾畫了出來。

這就是海濱的霧。來得快去得也快,沒有人太當回事。該跑步的繼續跑步,該走路的繼續走路。

果然,接近海濱的時候天空就已經高遠了起來,雖然陽光更強烈了,但是隱隱的有涼爽的風強勁地吹拂而來,一種秋天式的陰涼藏在遠遠的什麼地方。它非常強大,完全能涵蓋得住周圍的山川道路城市車流,能涵蓋住每一個皺著眉頭抵禦陽光的人,讓他們比在內地的時候多了一種依靠和依託,他們不怕,他們很快就有救了。

這個龐大的能涵蓋得一切的巨大存在,就是遠遠的大海,坡下面的大海。這是盛夏季節的海濱予人的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福利。不是說必須要到海濱去戲水才能享受到的,而是隻要在這個大的靠近大海幾十裡的範圍內,都可以沐浴其間的。這就是大海賜予人類的得以在盛夏酷暑裡喘息甚至愉悅的舒適,廣袤的舒適。

大海在烈日下的耀眼和大海在烈日下的清涼,居然是一體兩面的並存。

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在離開煙臺前的最後一個上午,想來想去還是要用這最後的時間去看海,與海告別。從校園就在海邊山麓上的煙臺工商學院向海邊走,山海之間,大樹蔭下,出校門向下就是黃海旅遊區的棧橋。棧橋頂端有巨大的玻璃球深入海中,像是歌舞廳裡反光球,這就是黃海明珠。

靜坐在這個叫做黃海明珠的玻璃球的陰涼裡,周圍只有海上沉沉的轟鳴,再無其他聲響,這轟鳴是遠處海島上的機器,是天上偶爾掠過的戰鬥機,那些漂浮著慢慢走過的輪船反而是無聲無息的。

要找純粹寧靜的海,可能還嫌不夠遠;不過,能這樣深入海中百米回望陸地,回望海岸線上的煙臺,回望那些在岸邊已經立滿了將天際線都改變了的高樓大廈,也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人生角度。

大海實際上劃出了一個方向上的邊界,讓人不能輕易踏足,使人的活動範圍失去了一個方向甚至幾個方向。這對於在平原上已經習慣於向四面八方任意一個方向都很方便地走出去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侷限。所以說大海既是廣闊的,也是狹隘的。它給了人無垠的視野,也讓人有不能前往的不便甚至畏懼。

煙臺筆記:在煙臺看海

可是人們為什麼還是願意遙望大海?沒有見過海的人嚮往海,見過海的人還想見海,已經到了海邊的人,也會很自然地常到海邊佇立遙望,發呆走思。及至要離開大海了,也還會像我們一樣再到來看看大海。

對大地的地理現象的依戀訝喜,實際上一直寫在人類每個個體的基因裡。海的遼闊與海的神秘,海的清涼與海的漂洗,這是最基本的海的功用與海的感受。除此之外,大海這樣碩大的地理存在,在對比之下,讓人再次意識到自己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讓在日常生活中沉浸久了的人,天然地收穫了哲學的慰藉。

在即將在幾個小時以後就要離開煙臺的時候,再來看看海。這並不純粹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真實的需要。需要再來看看海,這樣才能在向著灼熱的內陸的回程中,有個心理準備;才能讓我們看過大海的人生,從此蘊藉而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