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历史传统名茶,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荣誉,早在清咸丰(1859年),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山高土肥,云蒸雾蔚的麻川河畔开出一块茶园,和当地农人一起精心培育,细心制作,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取名“太平尖茶”。

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尖茶,产自安徽黄山,是最能代表中国绿茶的茶品之一。

猴魁的产区以黄山太平新明乡为主,其核心产区即是“猴坑”,猴坑下设12个村民组,业内公认,以猴村、猴岗、颜家,品质最为上乘。

人们常呼“太平猴魁”,其实,“猴魁”是一个品质标准,而非茶叶名称。

太平当地所产茶叶,按等级以“猴魁”为最上,又依次分为魁尖、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弯尖等品次。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1915年,在太平商会刘敬之和苏锡岱的举荐下,方南山携猴魁茶叶远渡重洋,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猴魁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获得一等金质奖章。从此太平猴魁走出国门,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却错过了发展太平猴魁的绝佳时机,以至几十年后太平猴魁竟湮没得杳无踪迹。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新中国建国以后,太平猴魁的地位和声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享受到了内贡和国礼茶的殊荣和礼遇,可是当时的计划经济和体制,却一直制约着太平猴魁的发展,产量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1955年,太平猴魁再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直到1987年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的政策,太平猴魁的产量才历史性的突破了一千公斤,此后一路飙升,年产量达到二至三千斤。2002年,黄山区政府才提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猴魁的种植产区,太平猴魁从此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外形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冲泡后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肥壮成朵。泡在玻璃杯中,茶芽挺直,坚拔如竹、如松,外形魁梧,香气却清香温润,即如伟岸丈夫,更似谦谦君子。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细看太平猴魁的芽叶,有形如枪戟者、有酷似刀剑者、有挺拔如伟男子者、亦有俊朗如温润公子者,清新、挺拔、刚直、魁梧,干茶的颜色苍然墨绿,泡开后清澈明亮,端在手兰香盎然,泡过后叶芽不散,翠绿如竹,不折其腰。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握杯闻香 “绿茶茶王”,惊鸿一瞥 太平猴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