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科·范·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範·布拉德 (Remco van Bladel)

雷姆柯·範·布拉德住在阿姆斯特丹。他是噪音樂隊兼藝術團體"Sonido Gris"和荷蘭藝術圖書出版平臺"onomatopee"和鹿特丹WdW文化中心(WdW Review)的聯合創始人。Remco同時是荷蘭阿納姆藝術與設計大學(ArtEZ)的字體設計和平面設計導師,也是荷蘭及國際藝術院校的客座講師。他創立的工作室專注於書籍設計、出版項目、策展項目、機構視覺形象與互動應用程序和網站。

從1926年開始,荷蘭每年都會舉辦最美圖書設計大賽,33本圖書將從眾多出版商和設計師的候選作品裡脫穎而出,成為代表荷蘭的最美圖書。近百年間,每年33件獲獎作品,相比其他每次少則一項,多則也只有幾個獎項的圖書設計大賽,能夠入選一次荷蘭最美圖書好像並不是那麼難。但如果是7次呢?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範·布拉德(Remco van Bladel)就是這位每年面對不同的評審委員會,卻依然7次獲得了荷蘭最美圖書獎的設計師。1997年雷科姆出生在荷蘭阿默斯福特,和藝術家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是老鄉。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荷蘭古董書店

作為西方出版革命的中心,荷蘭在十五世紀中葉就出現了古登堡活字印刷術,這項發明很快在歐洲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媒介革命,成為西方現代史上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之一。隨後荷蘭的印刷業迅速發展,出版業也繁榮起來。再加上荷蘭一直注重閱讀文化的培養,這樣的成長背景讓雷姆科很幸運的在學生時代就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並開始逐步發展。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當時的雷姆科還在進行視覺藝術的學習,一次他來到阿姆斯特丹的國立美術館參觀,這是他第一次在博物館裡看到有關書籍的展覽。展覽上那些展出的書籍所呈現出來的高設計質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當時那些書的質感,很多書甚至帶有一種雕塑般的質感。”雷姆科這樣描述當時的參觀場景。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後來雷姆科自己的獲獎作品也在博物館展出了,這是2015年他獲得荷蘭最美圖書獎的作品

於是他轉向平面設計的學習開始了。“我依然記得我的第一件設計作品,是為我家鄉的一個品牌設計了一張宣傳海報,這件作品也一直讓我引以為豪,我非常開心我的作品可以在那裡進行展示。”雷姆科說。

畢業後帶著對圖書製作的熱情他又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有了自己的網站。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Studio Remco van Bladel網站首頁

打開雷姆科工作室的網站,首頁上的這張圖總是會讓人以為自己的網絡出了問題,滿屏都是亂碼,其實這是雷姆科為了《赫爾曼·德·弗里斯:一成不變》這本書而創作的一種新的字體,這個名為Natura的字體改編自1925年保羅·倫勒發明的Futura字體的早期版本,藉助自己設計的這個算法雷姆科可以有多種字體進行選擇。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赫爾曼·德·弗里斯:一成不變》

當這個字體出現在這本書的封面時,白色的背景配上標籤式的標題文字,讀者們就如同在瀏覽電視機屏幕下方滾動的黑色新聞小字。封面上的金色圓點又如同一扇門的門把手。當這本書被送到荷蘭最美圖書的評審小組上時,委員會這樣評價:“你無需敲門就可以直接走進去,這非常聰明”,“看一下美麗的卷首,讓你的手指在精美的紙張上停留半刻。作為德·弗里斯作品的一種延伸,使用無水蔬菜膠印油墨來儘量減少這本書的生態影響。簡而言之,這是一本最絕妙的書本”。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2017年雷姆科最新獲獎作品 《拉斐爾·羅桑達:一切,總是,到處》

2017年,他的最新獲獎作品是《拉斐爾·羅桑達:一切,總是,到處》(Rafaël Rozendaal. Everything, Always, Everywhere)。這本書是紙質書籍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收錄了網絡藝術家拉斐爾·羅桑達的大部分作品,羅桑達的創作常被視作對圖形之間的形狀探索且顏色多豐富絢麗。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2017年雷姆科最新獲獎作品 《拉斐爾·羅桑達:一切,總是,到處》內頁

而畫冊的設計者雷姆科採用半色調網點進行印刷使得圖像中的藝術作品彷彿是在數字屏幕上呈現,就像在亮度為10的RGB顯示器上一樣發光,這也使得藝術家的作品在紙質書籍中也得以實現像在清晰電腦屏幕上所呈現的同樣效果。而且讀者通過點擊書中的鏈接,還可以免費下載一個名為Here Hear的應用程序,利用這一程序掃描書中圖像,還能把作品轉成悅耳的聲音。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2017年雷姆科最新獲獎作品 《拉斐爾·羅桑達:一切,總是,到處》內頁

現在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雷姆科工作室的工作內容也不再侷限於圖書的製作,除了傳統印刷作品和書籍設計還包括新媒體和展覽設計,視覺形象、網站和應用程序。就像雷姆科自己說的:“我們也在探索,探索如何將這種傳統的手工藝帶到21世紀的數字媒體時代,獲得新生。”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從開始感興趣到現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眾多合作伙伴,十多年的時間裡雷姆科都經歷了哪些故事,YT和雷姆科聊了聊有關設計的那些事。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的工作室一角

YT:為什麼你會對圖書設計如此感興趣呢?

雷姆科:當我開始我藝術專業的學習時,我一開始是對視覺藝術非常感興趣的,但非常有趣的是後來我發現,如果我從事有關平面設計的工作我也能做視覺藝術相關的項目,但是如果我做視覺藝術的話我卻無法做平面設計,視覺藝術相對來說有它的侷限性,你會不自覺的去成為一位“藝術家”。這也非常有趣,設計的工作讓我更為自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工作室網站上展示的設計成果

YT:那又是如何建立了工作室呢?

雷姆科:在我畢業後我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因為我真的非常想進行圖書創作的工作,但是我所學的專業方向性很強,很難去接觸平面設計。再者如果你想製作圖書的話,你就需要有已經做好的,已經出版的圖書去向別人展示推銷,讓別人看到你的成果,但是當時的我並沒有。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Onomatopee空間展覽

所以我創立了一個自己的出版社,叫來了我的一位朋友,他想做展覽,我想製作圖書,所以我們就聯合開創了一個畫廊空間Onomatopee,他做展覽,我做與展覽相關的出版物。這個時候我既是自己的客戶也是自己的合作商,這樣使我的工作非常的自由,我可以完全做我自己想做的,我給自己發訂單制定需求,完美!我是一個非常好的客戶。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漸漸的也開始有人注意到我的作品,找我做出版物,大概在2008年我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室,雖然出版社很好玩,但是並沒有掙到什麼錢,甚至為了這些出版物還花費掉了許多自己的錢。工作室的內容涉及的更加廣泛,書籍設計,展覽設計,視覺形象,網站和應用程序。當我做圖書的時候我還想做視頻影像,當我做了視頻之後又想做空間展覽。每一個項目都讓我學到新的東西,項目也越做越大,這也是非常好的挑戰。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來自雷姆科的現場報道:2018年第28屆國際平面設計三年展上又有他製作的三本書入圍了

YT:通常讀者們只能看到一本書經過設計後所呈現的這個最終效果,那設計一本圖書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雷姆科:很多的設計案列中首先都會有很多的對話,首先要和多方人員溝通,互相瞭解學習,你是誰,我是誰,各自又有什麼樣的喜好,再之後是有關這本書內容的討論,這本書講的是什麼,裡面都包括什麼,很多時候我都會列一個大綱,會寫下什麼樣的材料會對這本書的設計有非常有趣,好的呈現效果,會有一個故事板,上面標上我們可以做這個這個,這本書所包含的各個部分都會在這裡進行討論。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洞穴壁畫的預言》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的這件獲獎作品《洞穴壁畫的預言》,這是一本充滿對洞穴壁畫的批判性反思和審視的書籍。特殊的工藝使得每一本書都有獨特的封面。評委也被流暢的字體所折服。

接下來就是技術部分的問題,根據每一章節的內容構思如何利用紙張,數學在這裡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構完這個故事板之後其實這件設計的初稿已經在我心裡成型了,這裡要怎麼設計要用哪幾種紙張分別用在哪裡已經都很清楚了。有時候一本書的設計只需要幾周時間,但有時候卻要經歷兩年之久的時間,但通常一本書的製作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已經基本完成的新作品

YT:在一本書的設計當中,你自身對書的理解會有更多體現還是主要根據作者的想法?

雷姆科:其實很多時候我在一本書只是剛有一點創作想法的時候就已經參與其中的工作了,並不是要等到整本書的內容都已寫完才去開始進行設計。從這個時候對整個內容要在設計中如何體現就已經開始構思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總是非常坦率的說出我的想法,如果我有一個認為確實很好的想法但是別人不太認同的時候,當然了我們會進行協商,進行非常開放的討論,我會說明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樣設計非常好,但我肯定會據理力爭的。如果我們實在無法統一意見的話可能就會放棄這個項目了。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雷姆科工作室網站上展示的設計成果

YT:和不同身份的人,比如藝術家,出版商,各類機構合作有什麼不同嗎?

雷姆科:如果你只是為出版商工作設計的作品相比一對一的為藝術家工作其實更開放更有活力。出版商很多時候會說:“你瞭解這個作者,這個藝術家,你就按你們想做的做吧”。但如果是為一個公共機構工作的話可能還要考慮背後的一些政治社會因素,他們會提出這個書應該設計成什麼樣子。但同時我也很喜歡這種多樣的差異性,如果我只為藝術家進行設計的話,可能慢慢的也會覺得有些無聊沒有什麼興趣了。

雷姆科·範·布拉德:如果不行那就再見吧

又一部新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