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談錢,很俗嗎

關於《我不是藥神》,蔡壘磊在請辯寫了一篇《窮人有沒有活命的權利?》假如蔡叔寫文評《西虹市首富》,他會怎麼寫?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大家說它反映了現實的真實和殘酷,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都直擊勞苦大眾的內心。而《西虹市首富》作為開心麻花團的喜劇,浮誇而脫離現實,只不過滿足了普通人民幻想自己也能一夜暴富的願望。

然而,我看完卻覺得《西虹市首富》反映的現象可能更接近現實,它讓身處社會底層的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正如蔡叔在《認知突圍》裡寫的:重新認識金錢。

金錢是人性的放大器

王多魚說:“守門員,守的就是足球場上的底線。”他拒絕被二十萬收買踢假球。他守住了人格的底線,卻沒能守住足球場上的底線。0:5,結果依然被質疑踢假球。

當桌上那二十萬現金閃現在他的腦海裡時,他的內心在想什麼?你的內心又在想什麼?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想:反正結果都一樣,還不如接受二十萬的收買!

可是,王多魚是個有骨氣的人。

骨氣是什麼?剛強不屈的人格及操守。王多魚,一個“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把自己的身體運用到了極致”的失敗者,沒有在二十萬面前失去他的職業操守。換燈泡後的燈光像聖人的光輝照亮他全身,這是一個雖然失敗但是人格高尚的人。

金錢是人性的放大器。王多魚二十萬不願踢假球,而莊強五百塊就踢了。同處社會底層的兩個人,相同又不同。

馬太效應:多者越多,少者越少。

在直接拿走一千萬和挑戰三百億之間,王多魚選擇接受挑戰。他的理由是:爺爺說不做沒有把握的事,可是我從來沒聽過爺爺的話。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他一無所有,如果直接拿走一千萬,失去的是得到三百億的機會;如果挑戰三百億失敗,失去的是得到一千萬的機會。

他開始在限定的規則內揮霍十億。他除了回丙級足球隊“大翔隊”完成他的報復式消費、包下最好的酒店請僱員吃大餐、把昂貴的羅曼尼康帝當水喝之外,還理了一個撞臉王思聰的代表著十億身價的髮型。

不得不說,王多魚其實是個非常有頭腦的人,他能從別人的閒談中隨時發現“商機”——發現合法合規花錢的機會。

所以他買股票買夕陽產業,以為會穩賠;他投資平凡人的夢想,把錢花掉;他請股神吃飯、全城放煙花、大張旗鼓“追求”夏竹。

然而,結果卻是,請股神吃飯讓他公司的股票大漲,一下賺了一億;投資夢想的冰山項目、陸游器項目也都意外賺了錢。

王多魚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自己做的一切都奔著一個目標——花錢,可為什麼偏偏就賺回了更多錢?

當他把公司交給莊強打理時,他非常相信這個跟自己一樣的失敗者,一定能擔此重任——虧錢,雖然他無法跟莊強明說。所以當莊強帶“大聰明”來見他時,他以貌取人,相信這個一把年紀依舊在啃老的人一定能幫自己打理好錢——虧損。

結果呢?莊強和大聰明兩個沒什麼本事的人賭了一把爛尾樓,政府規劃變成了學區房,淨賺十億,一生一世花不完!

王多魚徹底崩潰。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幾個人,沒有什麼卓絕的才能,沒有什麼經商的天賦,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只是因為有十億的啟動資金。

王多魚擁有這十億,可他明明是在拼命花錢,為什麼反而賺錢呢?就像他說的:錢好像有繁殖能力,越花越多。人們不禁會問:為什麼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而窮人會越來越窮?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馬太效應”——凡有很多的,再繼續給他更多,叫他多多益善;凡是少的,連他擁有的,也給他奪走。

這就是現實!

王思聰很有錢,不是因為他是王思聰,而是因為他很有錢。

你對金錢有多渴望

王多魚越是拼命花錢,越表現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因為花掉十億就能得到三百億,那是能夠“讓人忘記這世上所有煩惱”的三百億。

所以他機靈的腦袋想出了“脂肪險”這個點子,正好符合了大眾需求:既能減肥,還能拿錢。西虹市開始全民減肥,王多魚成為十大傑出青年。

最後,在愛情和金錢之間,王多魚選擇了愛情。贖金是一千萬,跟最開始一千萬還是三百億的選擇一樣,他是該選擇打破規則拿一千萬救人,還是該堅守規則繼承三百億遺產?

人們總說愛情無價,但是在《西虹市首富》,王多魚對夏竹的愛情(準確的說是王多魚的人性)有個標價:表面看是一千萬,背後其實是三百億。選擇拿一千萬救人,他就失去了得到三百億的機會!

王多魚給老金打電話時的他才具有真實的人性,這是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反應。他渴望三百億,讓人忘記這世上所有煩惱的三百億。然而,編劇把這個“選擇”設計成了第三個“考驗”,最後王多魚喝了一點酒、唱了幾首歌就草率地選擇了愛情(保持人性),這太不符合人性了!

他順利通過了考驗,同時擁有了愛情和金錢。但電影終究是電影,現實中如他這般處境的人都會選擇三百億,無一例外。

談錢,很俗嗎?

夏竹第一次跟王多魚說起她男朋友時,她是驕傲的、自豪的,因為柳建南是西虹市十大傑出青年,長相似王力宏,演說家、教育家,平時上上電視做些正能量傳播的演講。

她以為柳建南雖然沒有王多魚有錢,但是比他高尚。畢竟,在她眼裡,王多魚是個曾經開車撞行人,還在她的帶動下被一群無知路人送進了派出所。雖然最後她再次碰到那個行人,才明白真的是碰瓷,消除了對王多魚的誤會。

這也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事實,眼見不一定為實,在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別輕易下結論。有時候,群體效應挺可怕的。

當夏竹引以為傲的男朋友收受王多魚慷慨的包場費時,當他違背良心討好王多魚時,當他不顧演說家教育家的清高傲慢給王多魚當園丁時,當他要求夏竹向王多魚要錢資助時,他在夏竹眼裡的形象一落千丈。夏竹逐漸對他反感,反感他像俗人一樣對金錢的追逐,反感他一身的銅臭味。

她反感柳建南恬不知恥的要錢,卻被王多魚“為她”放的全城煙花感動落淚,甚至答應他的“追求”看王力宏到家裡開的演唱會。

煙花、私人演唱會、羅曼尼康帝,這些可全是錢。

人們總是喜歡對人對事都立雙重標準,並用不同的理由說服自己。

影片的最後,兩人周遊世界回來準備裸捐遺產,但在簽字的最後時刻,想到要為即將出生的寶寶留點錢,兩人列著很長很長的費用清單,長到不知道三百億的遺產夠不夠花。這才回歸到真正的人性上面。

談錢,真的不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