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我来自中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有人说我像古堡一样巍峨壮丽,如现代体育场那般气势恢宏,从空中俯瞰时,我和我的朋友们又好似大地上冒出来的一簇又一簇的蘑菇,还被人形容为从天而降的“飞碟”。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你猜到我是谁了吗?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分布在福建省的土楼群

没错,我就是土楼!

在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的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我被称为“中国最特别的民居”,中国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则认为我是生土建筑的典范,2008年7月,我的兄弟姐妹(46座福建土楼)正式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之列。可以说,这些至高的评价和殊荣都证实了我具有非凡的价值。

然而,有人形容我“天生丽质”,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上世纪50年代,人们才知道我是福建永定县客家人的住所,所以给我取名“客家土楼”。到了1980年,人们又发现福建漳州市的10个区县也有我的身影,除了客家人居住在土楼里,许多闽南人(福佬人)也居住其中,于是,专家学者又把我改称为“福建土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福建省土楼分布图

再后来,人们发现不仅在福建,相邻的广东梅州、潮州地区也有大量土楼,几乎遍布闽西南、粤东北的山地。一时间,前来探访土楼的人络绎不绝,于是,有关我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渐渐认识了我。而“到底是谁创造了土楼”的问题也随之而起,甚至成为学界和媒体争论的焦点。

是谁创造了土楼?

众多说法中,有一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明代中叶,福建沿海地区的居民,为了抗击倭寇,建起了集宗族聚居与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土堡,后来,生活在闽西地区的客家人因人口激增,便由内陆向东扩张。沿海地区的福佬人由于受到了倭寇侵扰,开始向西迁徙。两大族群在闽中大山博平岭狭路相逢,这里重峦叠嶂,野兽出没,直到明代中叶仍处于蛮荒状态。客家人与福佬人互称对方为贼寇,导致冲突不断,加上倭寇侵扰以及汉民与当地畲民之间的冲突频发,世道不太平,人心惶惶。

生逢乱世的客家人、福佬人只好以各自的血缘和宗亲为纽带聚族而居,依靠家族的力量,就地取材,通过建造坚固的土楼来抵御敌人,凝聚宗族。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土楼主要是分布在博平岭山脉一线

土楼不是凭空而造

早在明代中叶,福建沿海地区,福佬人生活的地方,乡里乡间普遍建起了楼寨、土城、土堡,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抵御倭寇,而不是居住。抵御倭寇时,具有共同血缘的家族成员临时集中在里头,躲避风险。久而久之,人们从临时聚集想到了长期定居,同时兼顾防御与居住功能,于是,为了满足家族聚居的需求,土堡等防御性建筑由单层演变为多层,由一环演变为二环、三环,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土楼民居。有的学者梳理了从土堡到土楼的演变轨迹:从单层的土堡兵寨演变为升高加长了的围屋(又叫五凤楼),围屋的全部楼房加高之后演变为方楼,最终形成了圆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早期的土堡只有单层,防御性不强,图为福建省尤溪县的瑞庆堡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保持了原始兵寨风貌的汰口寨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名为福裕楼的围屋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名为“和贵楼”的方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名为“振成楼”的圆楼

土楼为何有圆有方?

以前,闽西南地区的土楼主要以围屋为主,辅以方楼和圆楼。围屋是客家人采用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建筑工艺中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起来的房子,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所以,叫做“围屋”,又因房屋形如五只凤凰,又取名“五凤楼”。这种楼的防御功能相对较差,但是尊卑等级秩序很强,占地也多。

博平岭东西两麓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匪患成灾,耕地少,人们除了考虑聚族而居,有安全保障之外,还要懂得节约用地,为此,高达三、四层甚至五层的方形和圆形土楼就成了合理的选择。方形和圆形土楼防御性能最强,又能满足族人聚居的需求,尤其是圆楼(同等周长围成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被看做是方楼的升级版,在博平岭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

当然了,除了常见的圆形和方形,土楼还有八角形、一字形、日字形、殿堂式围楼等30多个形态。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椭圆形的齐云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广东省饶平县的道韵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WIFI楼的漳州“环溪楼”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三个“同心圆”构成的锦江楼

坚如磐石的土楼

梁思成先生缘何称土楼是生土建筑的典范?土楼的防御优势又体现在哪里?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土楼的墙壁。可以说,墙壁作为土楼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御机关,有着三大独特之处。

【三合土】

所谓生土建筑,简单讲就是用土建造的建筑物,有别于我们今天常见的砖房、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屋。修建土楼墙壁所用的原料取自于地里的土壤,土与砂、石灰混合以后形成了“三合土”,再采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这种做法将土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一些大型土楼的墙体,还要加入大量鸡蛋清和红糖作为粘合剂,富裕人家甚至在其中掺入了糯米浆。用这些材料砌成的土墙连钉子都很难钉入,比水泥还坚固。闽西南地区有一句谚语叫“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可见“三合土”的价值不菲。

【墙骨】

土墙的坚固性还在于其“墙骨”。夯墙的时候,通常要在墙里加入杉木枝条,人们把它叫做“墙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钢筋所起到的作用。杉木枝条坚硬,不容易腐烂,据说当地人从地里挖出来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杉木条,居然坚硬如初,真不愧“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的美名。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由生土制成的土墙

【厚度】

大多数土楼的墙体厚度都在1米到2米多不等,一有助于墙体稳定,二加强了防御性能。这么厚的墙,是很难攻破的。据当地人讲,20世纪30年代,永定县的遗经楼内曾驻守过一支1000多人的红军队伍,他们武器简陋,被几千名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军围在土楼里面,因为楼内有粮仓、两口水井,还有两个花园可以种菜,住在土楼里的人不用担心断了粮。而土楼外的枪击、炮轰均无济于事,用炸药包连续爆破三次也没有攻克这道厚重的墙壁。

讲完这些有关土楼的知识,你一定对“我”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介绍土楼家族中的一位成员,它可有着“土楼之王”的美名呢。

“土楼之王”二宜楼

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精妙绝伦而闻名遐迩,是战略防御体系与居住空间完美结合的典例之作。它始建于公元1740年,集祖孙三代之力,历时30年于公元1770年竣工。它为何能摘得“土楼之王”的桂冠,还得从它的规模说起。

【建筑物体量庞大】

二宜楼直径71.2米,由四层的外环楼和单层的内环楼组成。外墙通高16米,埋入地下的墙基深度至少有1米,宽度超过了3米。露出地面的墙脚由块石和花岗岩条石砌筑,高度已经超过了2米,极为坚固,还可防止洪水冲击。

墙体以三合土为原材料,“墙骨”不再是杉木枝条而由石块和竹片组成。所以,二宜楼的墙被称为“竹筋土墙”。土墙厚达2.53米,是所有土楼中墙身最厚的一座。一至三层都没有窗户,只在第四层有小窗和少量大窗,在敌人来临时既可瞭望敌情又能居高临下进行防守。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一角

二宜楼的外环楼共52个开间,正门、祖堂及两个边门各占1个开间。其余48个开间分成12个单元,每户的使用面积将近1000平方米,十分宽敞气派。

内环是各户的出入口门厅及厨房,里面设灶、橱柜及炊事用具。外环楼一至三层用于待客起居,四层则用于供奉祖先。

这些独立的单元房都面向土楼中央——面积超过600平方米的中心庭院,形成了极强的向心性。农闲时,人们齐聚于此,其乐融融。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结构图

【防御机关重重】

底层外墙设12个“之”字形传声洞,便于内外联系、传递信息。土楼内可以储藏粮食、饲养家畜,还有两眼公用水井,生活物资应有尽有。一旦遇外敌攻击,关闭进出土楼的通道,里面的物资能维持人们的生活达数月之久。

最特别的是,二宜楼的四层设置了一条隐蔽的通廊,通廊连接各家各户,防御时可以运送物资、弹药,如果土楼被攻破则可以作为逃生通道。通廊上还设置了射击窗56个,枪眼23个,用于防御和攻击。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局部结构图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的传声洞

【艺术作品丰富】

二宜楼内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涵盖了彩绘、木雕、壁画、楹联等多个类别,不仅内容精湛,还有着丰富的内涵。书房、客房、走廊和阳台所见到的壁画主要是反映了主人文化趣味的内容,如山水、花鸟等题材;而卧室中常常绘有送子观音、二十四孝等带有特殊寓意的壁画。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内的彩绘

土楼自述:你对“我”的了解并不多

二宜楼内具有西域风情的壁画

据了解,楼内共存有壁画226幅,彩绘作品228幅,木雕作品349件,楹联作品163副。在福建省众多土楼中是独有的,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