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天空之城》是于20世纪80年代上映,由日本著名动漫导演宫崎骏创作的一部经典动漫作品,这部作品不管在影片体现的内涵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票房上也得到了印证。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这部动画电影给我们述说了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残酷的故事。拉普达,一个古老的帝国,也是一座用高端科技技术使其漂浮在天空的岛,相传已经没人居住在那,但却藏着巨大的宝藏。因此,军队和海盗都在寻找这个传说中的飞天岛。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很巧的是,巴鲁这天在矿里遇到了一位从天而降的少女—拉普达的继承人希达,两人一见如故。因为希达身上有块飞行石,是寻找拉普达帝国的重要物品,军队和海盗两队人都在抢夺飞行石。巴鲁和希达一起逃跑,最后还是没能逃出军方的抓获,希达被军队带走后。 为了救希达,巴鲁无奈选择和海盗合作。最终巴鲁和海盗成功营救了希达,同时,军队的邪恶计划也被他们发现了。为了阻止军方邪恶计划的顺利进行,巴鲁,希达和海盗踏上了寻找拉普达之旅。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从象征设计和情节上看,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揭示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批判,宫崎骏导演试图以艺术表现的方式展示二战时期日本战争史上这段难以承受的历史。让观众有了重新思考以前的勇气和决心。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杰出动画大师,宫崎骏创新地将动画的娱乐和代表的思想融合,不仅保存了日本动画最初的精髓和本色,而且还将动漫电影隐含的意义巧妙地放进故事中去。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宫崎骏对于战争的深恶痛绝,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对厮杀和博弈的刻画,无论是《风之谷》,还是这部《天空之城》,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了,因此,你可以感受到宫崎骏屏幕背后的焦虑和哀叹的灵魂,这种哀叹更多体现的是宫崎骏对世界和平的希望。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无论是巴鲁和希达与军队邪恶势力的抗争,还是电影最后天空之城的幻灭,影片的情感把控都达到了顶点,《天空之城》中充满了宫崎骏想要表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直接体现在片中那些鲜活的角色和各种矛盾的碰撞上,就像最终欲望和财富瞬间灰飞烟灭一样,这座隐喻着战争与厮杀的天空之城的毁灭,象征了人类对它的诀别。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而且,宫崎骏在影片的整体反战格调背景下,在影片中插入了一段希达行走在辽阔茂盛的草上的质朴画面,看似和故事的主弦调没有关系,但在这奇妙对比之下,代表着宫崎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美好的向往恰恰折射出战争的残酷,从视觉上激发观众的情感,引起我们对残酷战争的深恶痛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鸣。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通过这种动画背景下所体现的反战观念,《天空之城》向人们透露了原本极其残酷的真相,影片整体的内涵隐喻也做得很丰富。深入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影片中极力反抗的巴鲁和希达,其实就是美好生活,和平希望的象征,而试着凭借高科技的天空之城拉普达统治世界的反动势力,在宫崎骏的镜头下最终变成一场自我毁灭的灾难,这就是反和平势力的最终结果。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宫崎骏苦尽心血把残酷的历史战争完美地通过镜头中巴鲁希达的一路抗战表达出来了,影片通过反动势力欲望的展现揭示了历史罪人丑陋嘴脸,也流露出宫崎骏对于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厮杀的隐隐担忧。

《天空之城》:再不完美的世界,也尽量让他变得完美

作为宫崎骏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影片《天空之城》无论在故事讲述还是画面的整体美感上,都体现了精湛的艺术功底,同时,影片背后流露出的对于战争残酷性的思考,展示了宫崎骏极力主张美好和平生活的希冀,同时,这部影片也一直告诫所有人战争的沉痛和残酷。所以,作为动漫作品的经典之作,《天空之城》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