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早晨醒來,就能嗅到媽媽煮的糝兒粥的香味,一骨碌爬起來,見梁間燕子呢喃,打開門燕子低掠而出,飛向薄霧繚繞的田野,窗下的月季花含露帶珠,開得正歡,香氣繚繞。

我們那兒基本都是旱田,種小麥大麥元麥玉米花生黃豆紅薯芋頭。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到了媽媽的手裡都成了美味佳餚。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小麥磨成粉後,媽媽每天都會變換著花樣做出來,攤燒餅就有幾種,有糖塌燒餅,蔥花燒餅,奢侈點便是雞蛋塌燒餅;薄荷葉肥了,扯下來切碎了和上面粉便是薄荷餅,茄子,絲瓜長成了,摘下切碎便是茄餅,絲瓜餅。

蒸風湯糕需要調的酵好,否則就會酸,而媽媽蒸的風湯糕又松又軟還不沾牙,漲漲燒餅需要文火,否則會外面燒焦了,裡面還沒熟,媽媽總是用碎草燃上星星之火,細活慢工,漲好的燒餅外脆裡酥,不見一點焦斑。

茄子在鍋裡炒好後放上湯,大火燒,鍋邊燒燙,和好的麵糊沿鍋邊繞鍋倒下,麵糊正好在茄子湯邊停住,蓋上鍋蓋,大火燒開,揭鍋的一瞬間,滿屋的魚香味――這就是餘燒餅的風味。

紅莧菜好採摘了,媽媽用開水焯好後切碎,撒上鹽、蔥花、香葉、蒜碎拌好,鍋燒燙,倒上面糊,待底面稍熟,倒上莧菜碎,上面再倒一層面糊,把莧萊碎包在裡面,這就是包燒餅,比外國佬的芘薩好吃多了。

攤好的燒餅切碎和鹹菜一炒,燒餅因了鹹萊的鮮鹹而愈發香透,鹹菜因了燒餅的油煎而愈發鮮透,盛上一碗粥,打嘴也不肯丟。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手工面軟硬適中,開水煮透,再薄薄的嘯上一點糝兒。澆頭隨四季變換,尤記得夏天,媽媽摘幾顆南瓜花,切碎後用油一炒,撒上小蔥碎,有條件時打兩個雞蛋,這樣的澆頭鮮香無與倫比。

物質匱乏的年代常常青黃不接,最不濟時媽媽也能想出辦法讓我們填飽肚子的同時,亦記住了那份美味,那就是紅薯絲湯。紅薯洗淨去皮,切成絲,少許油一炒,放水燒開,勾上薄薄的一層面粉(要厚也沒有呀),臨出鍋撒上蔥花。鮮香無比。

媽媽的拿手菜給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豆腐夾肉。自家做的小箱豆腐,片成兩層,沿角切成三角形,中間劃開,油鍋裡一炸,裡面塞上肉碎,或蒸或煮,每次上桌都會一掃而空,竟記不起媽媽是否吃到了。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日子就這樣在媽媽的柴米油鹽中悄悄地滑了過去,媽媽的味道還在唇齒間留香,時光流逝,媽媽離開我們竟十三年了。

明天又是媽媽的忌日了,可是這些生活的片段卻依然在心間盤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道當時已惘然。我親親的母親,您在天堂還好嗎?女兒祝福您,願您安好!

女兒想您了,願夢中有您慈愛的目光,有您溫柔的安撫。媽,我想您!媽媽!我想您了!!!

無言書香,本名周素香,做過代課教師,如今做著小生意,也學著畫些寫意花鳥畫,在紅塵中摸爬滾打著,不忘初心。生活中“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於凡塵間蒐集著點點滴滴的愛與感動,與一樹花開間,與一段文字間,與一幅寫意間,快意人生。願以詩意舞人生。

「美文美圖」無言書香|媽媽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