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代笔”之疑

陈逸飞“代笔”之疑


陈逸飞“代笔”之疑

《踱步》布面油画 186x356cm 1979年

“代笔”的故事,陈逸飞健在时就早已流传了。没想到,他去世10年间,这个故事还不时有人拿出来做文章。爆料人又往往是陈逸飞生前的门生故旧。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怀念吧。

陈逸飞活着的时候,“代笔”的故事都是在私下流传。


首次于大众媒体公开说事,是在陈逸飞去世后,有海归画家在媒体上公开承认他是陈逸飞代笔,并指出某幅陈逸飞名画上的皮鞋之类是他画的。


近年,有画商声讨陈逸飞雇代笔作画;最近,又有画家在媒体报道中,承认自己是陈逸飞代笔。

我虽然过去也曾就此作过不同观点之表达,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爱讲这个故事的人照样乐此不疲。我并不认为好拿这个说事的陈逸飞门生故旧有多少恶意,我与他们中有些人还都相识。


我更觉得可能是在一些艺术概念的认知上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代笔与助手的混淆。

我曾经撰文说过,作为陈逸飞的朋友(有点像在说是胡适之的朋友),即使在我与陈逸飞几乎每周都要相见数次并经常看他作画的那个阶段(那时也真是闲的),我也没有见到过他的代笔。


除了唯一一次,见到如今大家纷纷传说的陈逸飞代笔“小哑巴”,在陈逸飞半成品油画仕女衣袖口描绘花纹。因为这圈花纹都是简单重复的,陈逸飞画了第一朵作样子后就让小哑巴接着完成其他的。

而小哑巴也不是陈逸飞为了保密故意雇佣不会说话的“代笔”,真实情况是,小哑巴是陈逸飞恩师孟光去世前托付陈逸飞照顾的。至于小哑巴与孟光的关系,陈逸飞跟我说过,但我忘了。


陈逸飞教他画画,让他帮忙做些画室助手工作。陈逸飞曾对我说,让小哑巴以后有一技之长也好独立谋生,也就对得起孟光老师嘱托了。


陈逸飞非常敬重孟光,孟光去世后,他捐款设立资助青年艺术学子的基金,但不用自己的名字,而用孟光之名。


如何与小哑巴沟通,对陈逸飞来说也是件新鲜事,他们经常在本子上用笔交谈。不知现在这些笔谈记录是否还在。


陈逸飞“代笔”之疑

《浔阳遗韵》布面油画 150x130cm 1991年

至于另外几位传说中的陈逸飞代笔,如今有些是我熟识的画家朋友。


当年我出于新闻职业习惯,曾就此向陈逸飞核实,他答道,他们想跟我学画,我就带过他们一个阶段,包括带他们出去写生。


在那个阶段,他们有人也做过我画室助手,主要做绷画布和打底的工作。这在国外并不稀奇,和国内画家不同,很多著名画家都是让助手做这些事的。

陈逸飞又反问我,画家都是有自己笔性的,这你懂,你看看这几位的笔性和我有什么区别?能代我画吗?

至于学生在外宣称自己是其代笔,陈逸飞并没有表示任何责备,只是说:“我也理解他们,但愿对他们有用。”

曹可凡兄曾在其微信公号“可凡倾听”上,对陈逸飞代笔之说进行了澄清。可凡兄是陈逸飞的生前好友,也是一个非常爱追根究底的媒体人。他所说的,与我所见所闻的可以相互映证。


陈逸飞“代笔”之疑

曹可凡

在此转引曹可凡所述如下:

陈逸飞早年在美国画音乐题材及之后一些老上海题材工笔画时,的确像伦勃朗画室那样,有助手为其做辅助工作。


或许也听到些许风言风语,千禧年前后,陈逸飞开始舍弃过往风格,转向相对粗犷一路,以大笔触描摹人物和风景,绘画周期大为缩短,而且更显大气,买家反而愈加追捧,这更让逸飞信心大增。


那段时间,画家常常7、8幅画同时开工,因油画需层层描绘,但油彩未干又不能继续,故几幅画一起画可节省时间,画家基本功又扎实,作品照样大气厚实。


那时,确有一聋人助手协助工作,常在画室见他,他仅做些最基础工作。工作之余,他也画些小画送到画廊去卖,水平相当一般,根本无法承担“代笔”重任。


所谓代笔,就是完全假他人之手完成作品。早期陈逸飞画音乐题材和老上海由助手为其做辅助工作,但也绝非代笔……

后面可凡兄指名道姓部分,我就不引述了。陈逸飞生前在背后说到同行,大多是说对方长处,纵偶有不以为然处,所言也是极留情面。

可凡兄对艺术是内行,他指出了此事的关键点——助手与代笔的区别。


陈逸飞“代笔”之疑

陈逸飞

清代刘墉晚年无力应付求墨宝者,由姬妾代笔,据说几可乱真(其实功力相距天壤)。据传,落款“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者皆代笔。这是代笔。

而助手则是帮助画家做一些辅助性的、非创造性的、技术简单重复的工作,这样可以让艺术家从耗时费力的简单重复琐碎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多进行创造性的构想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操作。


这完全符合艺术重在创造的原则。就像雕塑家的作品放样翻制也是靠助手和工人,但从来没有人会质疑不是原作。

另外,所谓代笔能以假乱真的说法,也是只能让外行信以为真寻寻开心的。纵然像张大千这样的“作伪”高手,也做不到。


陈逸飞“代笔”之疑

《玉堂春暖》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1.495亿元被刘益谦竞得


传说最盛的张大千仿石涛画作,骗过了吴湖帆等鉴定大家法眼,即使传说是真的,那也只可能:


一、吴湖帆所长乃宋元和四王,石涛之流“野狐禅”非其所长;


二、当时资料检索不易。如今资料查询便捷,对照石涛真迹与大千所仿,性格迥异,不难鉴别。

那几位目前大家所知的陈逸飞“代笔”,且不说当时艺术造诣与陈逸飞是否尚有差距,他们的笔性也都与陈逸飞有相当差别。


陈逸飞的画皆由国际著名画廊经纪,如果这些代笔之作能够在他们眼皮底下瞒天过海,哈默画廊、玛尔勃洛画廊以及拍卖陈逸飞作品的苏富比、佳士得都是瞎子了。瞎子能在国际艺术市场混这么久还混成老大,编剧脑洞得多大。

再退一步说,如果真有这样大本事的代笔,他更应该“忘了”陈逸飞,别造成人们误会其离开陈逸飞就没有吸引人的话题和新闻由头似的,而是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艺术才华,努力做自己,画自己的画,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传说,让后来的年轻人靠你说话。


陈逸飞“代笔”之疑

1970年代末陈逸飞(左)与魏景山在油画《占领总统府》前合影

林明杰简介: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主编、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席教授、雅昌艺术网顾问。著有艺评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


有彩蛋:

中国当代签名版画专场(二)

正在进行中......

等你来!

近期热文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