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場景的全面戰爭已經打響

本週,比特大陸本官網推出兩款能夠挖掘加密貨幣的Wi-Fi路由器,分別名為Antrouter R3-DASH和Antrouter R3-SIA,分別用於挖掘DASH和SC。

挖礦場景的全面戰爭已經打響

而就在傳出比特大陸消息的一天前,嘉楠耘智在發佈搭配7nm芯片的阿瓦隆A9系列礦機的同時,還發布了阿瓦隆區塊鏈智能家電產品,其中包括此前曝光的LB4318電視機,以及可挖礦的阿瓦隆區塊鏈取暖器AV801。

就在鏈圈和礦圈還在為ASIC芯片礦機和顯卡礦機、CPU礦機爭論不休的時候,礦機巨頭們的全面戰爭已經蔓延到挖礦場景上。

一提到傳統礦場,給人的第一印象必然是成排的廠房,整齊劃一擺在架子上的礦機,粗如碗口的線纜,轟鳴震耳的散熱扇。而這些在國內隨著今年1月份的一紙禁令,成為了泡影。

有實力如比特大陸,斥資將礦場遷往海外,小礦場則只能紛紛轉入地下,流落到南方十萬大山的一個個水電站旁。尤其年中以來BTC價格的持續低迷帶動大盤走低,也讓礦工的日子每況愈下,8月8日,比特幣重新跌至6600美元關口,隨之帶來的影響就是BTC每THash/s算力挖礦日盈利$0.27,創歷史第二低位。進一步擠壓礦工空間,讓挖礦成為了大型礦場的才能玩得起的遊戲。

但諷刺的是,在中本聰最初的構想裡,比特幣和區塊鏈網絡的節點就是由千家萬戶共同維護的。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小礦場燒不起,大礦場也只能每天硬著頭皮繼續挖,畢竟成千上萬的礦機停機一天就是一天的損失。

正因如此,不少新型的挖礦模式應運而生。以"硬盤+共享經濟"為思路的硬盤挖礦就是其中之一,比如POC(容量存在證明)機制,用戶貢獻越多的空間,就能獲得更多的獎勵。這種低門檻的挖礦模式,讓用戶只要擁有硬盤和帶寬,就能成為礦工。

一方面是大礦場高昂成本和利潤萎縮給傳統礦機可能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則是概念普及後人們多區塊鏈越來越高的接受度,正在謀求IPO的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不會想不清楚,畢竟2014年到2015年初的礦業"寒冬"也不過只是三四年前的事情。

而隨著新型低門檻挖礦模式誕生,思考將這些挖礦模式通過產品嵌入到生活場景中,將集中化的礦場變成群眾的"汪洋大海",自然而然是礦機巨頭們下一個角逐的賽道。

在場景挖礦的產品恰好是缺失的,在國內,玩客雲被定性為"變相ICO",極路由和斐訊因為P2P爆雷牽連其中,一個瀕臨破產,一個遭到消費者維權。而在國際上,谷歌和蘋果紛紛表示產品禁止加密數字貨幣應用程序,礦業大佬們面對的正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市場。

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選擇這個時間點發布新一代挖礦路由和區塊鏈電視、取暖器,足以說明二者已經將目光放在了場景挖礦這樣一個市場上。此前也有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區塊鏈的發展,生活處處皆挖礦。

現在看來,這場基於用戶生活場景挖礦的全面戰爭,已經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