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四种模式

游戏的四种模式

法国哲学家罗杰•凯洛依斯(Roger Caillois)则从游戏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在他的著作《人,玩,游戏》(Man, Play, and Games)书中,他提出游戏的四点共同特质:(1)自愿参与(be performed voluntarily),(2)不确定性(uncertain);(3)非生产性的(unproductive);(4)角色扮演(consists of make-believe)。当然,我们如果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游戏,或者把王者荣耀作为一个范例,也可以将自己嵌套在里面试玩一下。

一、竞争(AgOn)

当一个或一群人打算击败另一方时,竞争开始了。竞争中,以某种方式击败对手的一方即为游戏赢家。凯洛依斯把足球、台球和象棋认定为竞争型游戏。他用哲学的方式阐述这个概念。

“因此总会有什么是竞争的问题。竞争取决于单一品质(速度耐力、力量、记忆、技能、创造力等),品质的运行受规范制约并拒绝外援,如此这般,某类成绩指标可以让赢家看上去比输家更出色谋求公平是竞争中的一个本质问题,通过为不同技能选手设置障碍竞争可以重拾公平,这里的意思是说每个选手要在指定的竞争领域建立自身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竞争的实行以持续关注、适当训练勤勉实践和求胜心愿为前提。

二、运气(Alea)

Aea在拉丁语是骰子的意思,凯洛依斯借用它说明运气型游戏。运气型游戏就是结果不由玩家决定而是通过滚骰子或掷硬币来裁决。说到范例,轮盘赌和彩票当之无愧。他对运气型游戏如是说:命运是胜利这一杰作的唯一打造者,如果这里有竞争的话,竞争的解释是幸运已经青睐那个赢家而不是别人。还有,人们不仅要抑制推翻不公结果的冲动,还发现命运本身的水性杨花,这构成了此类游戏独特的魅力。玩家完全被动;他无须调用资源、技能、体力或智力。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如履薄冰的期盼中等候骰子的飞起……运气让精力、耐心、经验和资质通归零……命运就是要鸡飞蛋打,要么大获全胜。”

三、模仿( Mimicary)

这个概念是指假装和虚构。就是短暂接受一个想象的空间。在模仿中,玩家假想自己是另一个人,或扮演自己当前没的角色凯洛依斯认为小孩子挥动手臂扮作飞机或学做大人状就是模仿。还指出剧院里的精彩表演也是实例。那么,大规模多人实时在线游戏和飞行模拟器是模仿型游戏的恰当例子。他这样描述这个概念所有模仿活动的先决条件是接受一个不是幻觉却是封闭的、常见的、从某些方面看是想象的空间。模仿过程不仅包括开展表演或言谈举止符合虚构的社会背景下的角色境遇,而且要求表演者本人在幻觉中俨然变成那个角色,进而举止惟妙惟肖……为装作他人表演者忘记、隐藏或暂时摆脱了自身个性。”

四、眩晕(inx)

这种游戏在追求头昏目眩并试图让知觉暂时紊乱。在眩晕游戏中,玩家有意通过运动迷惑自己。凯洛依斯把孩子们的自转、登山和滑雪归为此类。乘坐翻滚过山车和高空跳伞也应划归旗下。他这样描述眩晕:

尝试让知觉暂时紊乱,以一种撩人的恐慌感冲击清醒的意识……发生在道德秩序层面的眩晕与此异曲同工,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可以瞬间俘获人心。它可以毫无悬念地联想起对混乱和破坏的渴求,通常是一种被长期压抑的欲望。”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凯洛依斯并不认为游戏类型互不相容。他指出像多米诺、西洋双子跳棋以及大多数牌类游戏结合了竞争和运气竞争类游戏天然具备模仿基因,特别当观众观看体育赛事的时候。

中国的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为什么非常火热,是因为它包含了这四个所有的游戏要素,尤其是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打造了一批游戏明星和粉丝基础,当然它的负面效应也非常严重,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