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那場奧運中美大戰,徹底改變中國籃球,也徹底改變NBA格局

2008年8月10日,也就是10。中國男籃在北京奧運會小組賽首戰美國男籃“夢八隊”,那可能是男籃歷史上最經典的“中美大戰”。

對於中國男籃而言,雖然他們最終以31分之差落敗,但這已經是奧運會歷史上他們與美國隊交手的最小分差,第二節比賽中段,中國隊甚至一度將比分追至29平。可以說,這是中國男籃面對美國男籃發揮最出色的一場比賽。

賽後,美國夢之隊的老K教練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論斷:“如果比賽只打24分鐘,中國男籃一定是世界頂級強隊。”

對於美國男籃,這一場比賽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兄弟籃球的開始,是小個籃球的逆襲,可以說,那場中美大戰,甚至改變了NBA後來的格局。

10年前那場奧運中美大戰,徹底改變中國籃球,也徹底改變NBA格局

詹姆斯與韋德在北京奧運會形影不離

兄弟籃球的開始

2004年奧運會,美國男籃“夢六隊”折戟雅典,僅獲得銅牌;2006年男籃世錦賽,美國男籃“夢七隊”半決賽不敵希臘。曾經讓整個籃球世界膽戰心驚的巨無霸,正成為了一個不斷褪色的神話。用傑裡-科朗吉洛的話來說,“夢八隊”是來救贖的。而在美國男籃的歷史上,這支球隊也一直被稱作“救贖之隊”。

和前幾屆美國隊相比,這支球隊擁有一個獨特的關鍵詞:合作。當時的世界籃球環境已經不同以往,阿根廷、希臘、西班牙等球隊實力強大,美國隊在世界籃壇的霸主地位嚴重動搖,他們原本巨大的優勢正在不斷被蠶食。

“我們需要他們慢慢形成一個團隊,而不僅僅是一群球星,因為一群球星是很容易被一支隊伍打敗的,”老K教練說,“在各支俱樂部球隊,他們每個人都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但是到了國家隊,合作就是他們取勝的唯一方式。”

為了增強這支球隊的團隊概念,當時老K教練還邀請了一個美國軍官來進行演講,講解什麼是無私奉獻。

對中國隊的這場比賽,是美國隊在小組賽的第一場球,雖然上半場他們並沒有很快拉開分差,但是詹姆斯和韋德在下半場統治了比賽,最終101-70擊敗中國男籃。韋德得到全場最高分19分,而他的好友詹姆斯得到隊內的第二高分18分。

那場比賽,可以被看作是後來“兄弟籃球”的開始,詹姆斯和韋德也在比賽中打出了不少精彩的配合。詹姆斯在2010年夏天選擇離開騎士,前往熱火,就是希望能夠再次成為韋德的隊友。一方面,他可以和好兄弟效力於同一支球隊,一起享受打球的樂趣,另一方面,他們的聯手無疑增大了奪冠的希望。

對於韋德來說,那場比賽,也是他救贖自我的一個開始。4年前的雅典,韋德是“夢六隊”的一員,親眼見證了美國男籃的最低谷,4年後的北京,剛剛從大傷中康復的韋德,不但要再次證明美國男籃的真正實力,而且要證明自己依然是那個強大如初的“閃電俠”。

不誇張地說,那場比賽,讓NBA開始進入“抱團時代”。這種球星之間酣暢淋漓的打球方式,不再是國家隊和全明星賽的專屬,隨著詹姆斯把天賦帶到邁阿密,更是成為了當今聯盟的一種趨勢。勇士、火箭、雷霆……一支又一支巨星組團的球隊應運而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今NBA的格局。

10年前那場奧運中美大戰,徹底改變中國籃球,也徹底改變NBA格局

波什防守姚明

小個籃球的逆襲

那場比賽,也是“夢八隊”第一次在世界舞臺上展現自己的“無中鋒戰術”,可以說是小個籃球的逆襲。在“夢八隊”的陣容裡,實際上只有一箇中鋒,德懷特-霍華德,而且在國家隊的體系中,他也不再扮演傳統中鋒的角色,而是更多地出現在快攻戰術中。

當霍華德下場時,美國隊的內線通常是由波什、布澤爾甚至安東尼來佔據,這樣摧毀中鋒的戰術,就是後來“一大四小”甚至“死亡五小”戰術的雛形,為聯盟小球戰術的發展提供了借鑑和養料。

從傳統理念來看,“夢八隊”的陣容構成有些失衡,他們只有三個內線,身高明顯不足,換言之,他們的禁區有很大的隱患。可是美國隊當時這麼選人,有著自己的考慮。他們根本沒有打算打陣地戰,而是計劃用快攻來擊垮對手。

看看當時他們外線都有哪些球星吧:科比、詹姆斯、韋德、基德、保羅、安東尼……這套外線陣容足以讓對手膽寒。進攻上,他們可以用速度和力量衝擊對手,防守端,外線都是防守專家,對手根本沒有多少機會威脅到“夢八”的禁區。

對中國的這場比賽,美國隊長時間打小個戰術,一大四小戰術的使用率極高。全隊12名球員中,出場時間達到至少20分鐘的有5人,分別是詹姆斯、韋德、科比、保羅和霍華德。從位置上定義,就是一套三後衛、一小前、一中鋒的陣容。這套陣容的進攻效果自然不用說,防守也是極具震懾力,這場對中國男籃的比賽,科比、保羅、韋德都各有2次搶斷,他們讓中國隊全場命中率只有33.8%。

現在,小球戰術已經成為了一些強隊的標配。四年三冠的勇士有“死亡五小”,上賽季對勇士構成不小威脅的火箭,一場比賽也會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卡佩拉撤下,改打沒有中鋒的小球戰術。越來越多的球隊使用類似的戰術,而這也讓聯盟的中鋒地位不斷下降。

這個休賽期,考辛斯、門羅、大洛佩茲、諾埃爾、麥基五個內線在簽下的年薪加在一起,只有1500萬美金左右,也從側面上反映了在小球盛行的聯盟裡大個子的窘境。

10年前那場奧運中美大戰,徹底改變中國籃球,也徹底改變NBA格局

小結:意義深遠的一次對決

10年前的中美之戰,不是一場普普通通的奧運小組賽,而是一次對比賽雙方都意義深遠的對決。

中國男籃在門口收穫了寶貴的經驗和對未來的信心,美國男籃則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救贖之旅,“兄弟籃球”就此萌芽,“小球戰術”也應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