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爲「愛」得太深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叫王猛(化名),他用萬字長信講述了自己與家庭決裂的始末,控訴父母“過度控制”,引發了數萬網友的激烈討論。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王猛身上有無數耀眼的光環:

從小成績數一數二,以高考理科狀元的身份順利考上北大,後來又進入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攻讀研究生……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

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他甚至還準備再回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那麼原生家庭到底給他帶來了怎樣的傷害呢?

在王猛的記憶中,兩三歲時母親曾把他打扮成女孩的模樣,還拍攝了他穿裙裝的照片,甚至不厭其煩地提起這段“趣事”。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小學時反覆受到欺凌,母親叫王猛去給老師講,“而且要哭著講。”

因為不會剝雞蛋,他遭到同學的取笑,這件事傳到親戚耳朵裡,又被多次嘲弄。

可是面對外人的取笑,家人從來不表態,從來不向著他說話,認為又不是什麼要緊的事。

從小到大,他連自己挑選衣服的權利都沒有。因為“母親喜歡包辦事情”,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她的審美來置辦的。

有次文藝表演,班主任讓大家穿短褲來,可是母親不由分說讓他穿上了長褲,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被無情駁回。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印象最深的,是五年級時參加奧數考試。王猛帶去的文件夾丟失,找回之後發現已經被人劃壞,塗抹得亂七八糟。

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本以為會得到家人的安慰,沒想到母親卻歇斯底里地說:

“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轉眼到了高中,王猛跟家裡反映在校的情況:因為被調換了座位,周圍的學習環境很糟糕。

父親不由分說,大動肝火地吼道:

“同桌有什麼影響?”

“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

“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哼。”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眼看著父子關係馬上要到達冰點,這時母親又在幹什麼呢?

答案是:睡覺。

高二時,王猛再次向父母反映學校的處境,提出想跟校方談談,父親依然沒有支持,而是說“你必須學會跟任何人相處”。

考上北大的那個暑假,原本應該其樂融融的畢業旅行,卻成了父母“教子有方”的炫耀大會。

留美博士發萬字長信控訴父母 只因為“愛”得太深

在王猛的故事裡,與父母其實並沒有過激的衝突。但是通過他說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他和父母是缺少情感鏈接的。他的父母是冷冰冰的,自以為是的,喜歡指責控制的,只看到他的成績和行為,看不到他的感受和需求。他感到的冷漠、委屈和窒息他的父母是無法理解的。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生活在這個喧囂的時代,為生活為孩子奔波忙碌,失去了覺察和感受能力,聽不見自己的心聲,更不會看到孩子的感受。而孩子有顆敏感的心,他們更貼近生命本真,活在自己的感受裡,希望被看到,渴望被接納、需要關愛和溫暖。而他的父母從來吝於給予,自己沒有的東西,無法給予別人。父母對子女的愛紮根在心底,是一種本能,但是要想這愛長成一樹繁花,卻需要精心培育,否則能拿給子女的可能只是醜陋的樹根或虯結的藤蔓(wan)。所以,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曾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王猛多次溝通未果,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拉黑父母的聯繫方式,連續12年春節不回家。當看到這封決裂信時,老倆口表示很費解,“還是以前說的那些事”。他們搞不懂為什麼兒子不能放下過往,搞不懂明明是“為了他好”、“因為愛他才管他”,最後卻落得一身埋怨,與兒子漸行漸遠。

一方面是王猛認定自己性格中的“弱點”——比如內向、敏感、不善交際、抗挫能力差,都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係。

而另一方面,王猛的父母卻一直不認錯,倒不是礙於面子,而是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沒錯。這也是我國很多家庭的縮影,兩代人各持立場,用不同觀念在彼此間劃下一道鴻溝。孩子想要一句道歉,父母只想聽一句感恩。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曾經以為長大了就不再脆弱。可殘忍是父母給的傷害很難治癒,成長也永遠不能消弭脆弱,只能用時間慢慢磨礪,把尖銳的痛磨鈍。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父母不能用愛給孩子一個窒息的童年,又因為童年的窒息讓他的成年變得貧瘠。

聰明的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和鼓勵;在他們失落的時候,站在背後默默支持。最好的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深刻的親密,又能隨著孩子的成長得體的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