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型保險到底靠不靠譜?

分红型保险到底靠不靠谱?

分红型保险到底靠不靠谱?

分紅型保險,顧名思義,是一種屬於理財類並具有分紅功能的保險產品。購買分紅型保險的人在獲得身故保障和生存金返還的同時,還可以紅利的方式分享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按照原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每年至少應將分紅保險可分配盈餘的70%分配給客戶。然而人們需要注意的是,規定中提到的“分紅險可分配盈餘 ”,又應該如何理解呢?最後到投保人的賬戶中的分紅應該是多少?分紅型保險買了是否划算?

“分紅險的可分配盈餘來源於保險公司假設的死亡率、投資收益率和費用率與實際的差異。”據大童保險相關人士介紹,比如可能存在以下情況:實際投保人群的死亡率比假設的低,或者實際投資收益高於假設的收益。這些差異就使得保險公司產生了一定的盈餘,是分紅險可分配盈餘的主要來源。當然,保險公司還有可能沒有盈餘,這時,分紅可能為零。然而一旦保險公司的實際盈餘低於預期假設,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可以說,分紅型保險是一種保本不保息的理財型保險,因此不會出現上述本金損失的情況。

人們常說“銀行是肥在現在瘦在將來,保險是瘦在現在肥在將來”。分紅型保險到底靠不靠譜,主要看投保人從哪個角度來理解。相對而言,收益越大,風險就越大。對於有些保險公司宣稱“分紅險收益達到7%,最低也會達到2.5%”等的承諾,則需要投資者謹慎選擇。

保險的核心是保障。就是要分清保障與投資屬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險的根本功能,投資是輔助功能。因此,人們在購買人身險的同時附加分紅的功能,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擁有所需要的人身保障的同時,又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

如何判斷購買分紅型保險是否划算,首先要了解分紅型保險的屬性。一般而言,分紅型保險分為投資和保障兩類。投資型分紅險的保障功能相對較弱,多數只提供人身死亡和全殘保障,不能附加健康險或重疾險,主要是以銀保理財產品和每年保險公司開門紅的年金險產品為代表;保障型分紅險和普通的人身險功能基本一致,側重為被保險人提供保障,分紅只是附帶的保障功能,主要是以帶分紅功能的壽險產品為代表,同時可以作為主險附加一些健康險、意外險和重疾險等。

消費者在購買分紅險前,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保險需求。如果屬於保障性分紅險,應優先考慮保額是否充足,保費支付能力強的產品;反之,如果屬於投資型分紅險,則要考慮偏於激進型產品的承擔風險能力。實際上,分紅險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投資產品,其只是保險派生出來的一項功能,所以不能用分紅多少來衡量分紅型保險是否划算,不能過分糾結於將來通過分紅得到多少收益。重要的是,要充分認識到分紅險最基本、最首要的是分攤風險的保障功能,包括意外、疾病、養老、健康、教育等,其次才是保值功能。

當然分紅險雖然有保障功能,但保障範圍仍然有限,保障額度也相對較低,與傳統的保障類壽險產品有一定差別,有些險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單純的儲蓄型分紅產品,除了保障功能之外,與銀行儲蓄非常類似。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相對於流動性較強的銀行存款等短期資產,是一種著眼長遠的人生規劃及長期資產規劃。如果投保人只希望短期內獲得豐厚報酬,那麼並不建議選擇保險產品。如果考慮的是長期投資以及保障功能,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初衷,在充分了解分紅型保險的基礎上,確保個人經濟狀態良好、長期收入穩定,為自己的未來提前規劃好保障,未雨綢繆。

近期本網熱文

分红型保险到底靠不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