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兒之鄉——臨夏,處處可游

中國花兒之鄉——臨夏,處處可遊

遊客在和政縣富農花海遊覽

近年來,臨夏旅遊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臨夏州重點打造的三個“百億元”產業之一,“景區大旅遊”和“鄉村小旅遊”同步發展,為臨夏形象展示、助推脫貧攻堅、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奠定基礎。

今年上半年,全州接待遊客814.7萬人次,同比增長23.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6.6億元,同比增長30.25%。如今,臨夏州的“交響絲路·如意甘肅·花兒臨夏”旅遊新形象遍地開花,主要旅遊經濟指標增速連續10年保持20%以上。

如果對臨夏近年來發展的關鍵詞作一個盤點,“旅遊”顯然不可或缺。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臨夏州加快了全域旅遊資源開發建設步伐,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強化旅遊宣傳推介,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了旅遊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臨夏曆史文化悠久,民俗風情濃郁,旅遊資源豐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的重要節點,境內各類文物遺址達584處,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磚雕、木刻、彩繪藝術,被譽為“民族建築的博覽園”;民歌“花兒”源遠流長,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花兒之鄉”;和政古動物化石佔據六項世界之最;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化石群地質遺蹟等。

臨夏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秀麗,是甘肅中南部森林生態觀光遊覽勝地。松鳴巖和蓮花山及太子山自然保護區,是臨夏“森林生態休閒遊”主打品牌核心景區。黃河在臨夏境內流經107公里,形成美麗神奇的黃河三峽。劉家峽水庫有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國家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劉家峽水電站。

如何將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成為旅遊業發展的重點,臨夏州先後出臺《“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旅遊百億元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將旅遊業打造成首位產業。

依據地域空間特性和旅遊資源分佈情況,臨夏州科學編制黃河三峽、太子山—蓮花山兩大旅遊區總體規劃,研究制定“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圍繞臨夏市旅遊中心區“一心聯中”,沿山順水自駕遊風情線“一線串聯”,北部黃河三峽板塊、南部太子山板塊“兩極聯動”的總體佈局,著力打造我省重要的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的重要旅遊節點,力爭到2020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百億元目標。

臨夏州全面開展大景區改革,重點在深化景區改革、實施旅遊項目、拓展客源市場、促進產業融合、提升開放水平、完善旅遊功能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塑造“花兒”臨夏旅遊新形象,先後組建完成了黃河三峽、松鳴巖—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2個大景區管理委員會和投資開發公司,同時建成了黃河三峽自駕遊營地、松鳴藝術小鎮等65個旅遊項目。

中國花兒之鄉——臨夏,處處可遊

多年來,如何更好地開採一座座“旅遊富礦”,臨夏州從未停止過探索的步伐。

旅遊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全域旅遊”這一發展戰略更不例外。臨夏州找準著力點,從交通、項目、宣傳營銷等方面入手,多點發力促使旅遊產業發展持續升溫。

2014年,臨夏州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州級財政每年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旅遊業發展,黃河三峽、松鳴巖——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被納入全省重點打造的20個大景區,旅遊市場逐漸成熟,團隊旅遊穩步增長,新業態旅遊悄然興起。

2016年,州委州政府將旅遊業提到更高層次進行謀劃和發展,提出了打造旅遊“百億元”產業,建設旅遊強州的奮鬥目標,旅遊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臨夏州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等政策,編制完成了三大旅遊規劃、四個旅遊業發展“五年”規劃,指導編制了一批重點景區修建性詳規。

臨夏州圍繞旅遊交通、旅遊住宿、旅遊公廁等旅遊基礎設施薄弱環節整體佈局,大力推進旅遊交通暢通工程、旅遊住宿優化工程、旅遊廁所革命和智慧旅遊建設,旅遊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道路通,百業興,臨夏州將道路建設作為發展旅遊產業的主要抓手,全面建成雙達高速、康樂至冶力關旅遊公路、開工建設永靖至大河家沿黃旅遊一級公路、臨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康樂至廣河高速公路、康樂縣沿太子山旅遊通道;臨夏機場、蘭合鐵路、蘭州—永靖高速公路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起內通外暢、四通八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打通與青海和周邊市州的旅遊通道,並在臨合高速、折達二級路上設立了17塊旅遊交通標識牌,進一步提高了景區的可進入性。

旅遊發展要素的日益充實,使得景區建設成效明顯,目前,臨夏州國家A級旅遊景區達到16家,其中3A級及以上景區達到13家。“十三五”以來,全州實施旅遊項目149個,累計完成投資184.45億元。目前,已有96個旅遊重點項目竣工。同時,做精旅遊商品,實施電商平臺線上線下同步營銷,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四季旅遊產品品牌。

中國花兒之鄉——臨夏,處處可遊

全域旅遊基礎在鄉村,核心在城市,連接點在特色鄉鎮。近年來,臨夏州深入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集中開展針對旅遊主幹道沿線、重點旅遊鎮、特色旅遊村的城鄉環境整治,推進綠化、彩化、美化和景觀小品建設,用旅遊元素、藝術化手法改造農田、村舍等鄉村資源,推動鄉村面貌重構、鄉村氣質重塑,力求從城市到鄉村處處見景、處處可遊。

2017年,臨夏州首個農家樂產業協會——臨夏市折橋鎮農家樂協會成立。目前,全州旅遊專業村發展到14個,農家樂達790家,2017年鄉村旅遊接待人數615.26萬人次,旅遊收入11.09億元。

去年,國家旅遊局在臨夏州召開了西北片區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工作會議,臨夏州3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被納入全國旅遊規劃扶貧攻堅公益行動。全州上下緊緊抓住國家重點扶持“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機遇,將4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納入到《臨夏州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臨夏州將自然風光、工農業生產、民俗民風、特色手藝、文娛休閒融入鄉村旅遊,拉長產業鏈條,增強帶動效益。同時,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使更多群眾參與到鄉村旅遊發展中,分享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客源市場日益拓寬,各縣市加大旅遊產品營銷力度,整體提升臨夏鄉村旅遊品質。編輯了《魅力臨夏》畫冊和《美麗臨夏》旅遊畫冊。在北京、銀川、西寧、廈門等地舉辦臨夏旅遊推介會,宣傳臨夏旅遊資源,拓展旅遊客源市場。同時,加深與廈門市旅發委合作,簽訂旅遊幫扶合作協議,去年8月,“萬名廈門市民遊臨夏”活動正式啟動,今年該項活動持續推進。

目前,臨夏州旅遊業與文化、體育、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在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發展、拉動社會就業和增加群眾收入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成為帶動全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中國花兒之鄉——臨夏,處處可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