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关于宣德炉最早的记载是《宣德鼎彝谱》。书上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暹罗国王进贡了数万斤灿若黄金的风磨铜,宣德皇帝便以此为契机,亲自参与设计和监造一批专供内廷使用的铜炉,接承宋代复古风潮,举全国之力创制出造型古雅、宝色内敛、珠光外现、如百炼良金的炉中极品。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明晚期以来,随着《宣德彝器图谱》等著录的流传,铸造铜炉之风尚大盛,形成了具有宣德款、固定炉式、被覆色皮、精炼铜质及具重量感的宣德炉风格。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后代历朝竞相模仿,于同中求异,在工艺与美感上极尽考究,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明末清初尤然。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博古通今的乾隆皇帝高度肯定了宣德炉,将《宣德鼎彝谱》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且命纪晓岚撰文简析。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清宫廷造办处依照宣德炉谱铸炉,皇家将其安置于各处宫廷寺院,并赏赐各地的王公大臣。时人莫不以收藏“宣炉”为珍。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明末清初  铜冲天耳炉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收藏宣德炉,不得不知道这些渊源

宣德炉精铜良工,妙形佳色,可珍藏,亦可实用,焚香之余轻盘,光润可人,难怪会成为明清传家宝的珍藏热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