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記錄|碚城的橋:站在橋上看風景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有橋的地方就有故事。

橋,不只是接駁兩岸的實用性工具,他也是一種建築藝術,一種人文景觀,一種文化思維。橋是美妙的,他是重構空間關係的造型,也是時間長河上的記號。

從橋裡面,你看到一方水土,看到在這橋上世代生活的人。從一座座橋上看過去,看到的不只是風景,也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北碚是一座側躺在嘉陵江岸上的城市。

如果說嘉陵江和江繫上的那些山溪是北碚的血脈的話,那麼那些橫跨在水面之上的橋則是北碚的筋骨。

它們的關係是親切的,也是浪漫的。走在那些橋上,你能聽到歷史的深沉迴響,聽見他們向你講述那些橋上的故事。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北碚多橋,特別是嘉陵小三峽區域,橋更是層疊交錯,僅觀音峽河段,各式橋樑就有十幾座之多。

北碚的橋不僅數量眾多,如恆河沙數,而且還式樣繁多,造型優美。石橋、懸索橋、鋼架橋如繁星一般散落在碚城之上。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北碚的石橋多是拱橋,中間有一弧券石作橋孔,便於舟楫通行。

橋拱的曲線優美,體現著東方美學的幽靜與祥和。北碚的古橋大多散佈在鄉村,幾乎都是清代當地的富紳出資修建,像是東陽鎮的登瀛橋、明心橋,天府鎮的致遠橋都是如此。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艾青曾經寫過一首名叫《橋》的短詩,裡面有這樣的一段:

當土地與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時候 / 當道路與道路被水截斷了的時候 / 智慧的人類佇立在水邊 / 於是產生了橋。

碚城這些鄉村的古橋,就是當時居於北碚的先民們面對土地與河流時,用勞動構築的智慧之橋,也是用對土地的熱愛構築的深情之橋。

美學與歷史,自然與人文,在這些橋上交匯。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從這些鄉村的歷史古橋上走過,可以看到常向東流的廣闊的嘉陵江,和嘉陵江上密密麻麻的架設著的現代橋。

觀音峽,嘉陵小三峽之一,也是中國橋樑密度最大的峽谷。

在這裡,朝陽橋及其複線橋、襄渝鐵路嘉陵江大橋及其複線橋、蘭渝鐵路大橋、遂渝鐵路大橋六座大橋交錯層疊,依次佇立在嘉陵江上。在氣勢磅礴,雄奇詭譎的觀音峽的懷抱下,形成一道獨立的風景。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橋的美是神秘的。空間,被這些橋分割,也被這些橋連接。

那一根根線條排列組合在峽谷之上,像是琴譜,像是音階,工業在此刻呈現出音律之美。

交通的發達意味著人的生活的延伸。這六座橋,把重慶和成都、川北、湖北和甘肅連接起來,天南地北在碚城的這個小峽交匯。來自各處的載著旅客、貨物的列車在這裡交錯而過,各種記憶與情緒在這裡相遇,結成一段段妙不可言的緣。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橋是船隻與車輛點頭致敬的驛站,橋是乘船者與步行者揮手告別的地方”。藉由橋樑,人們從此地到彼地,腳步踏上更遠的遠方。人們相遇,邂逅,告別,重逢,故事藉由橋樑發生,生命在橋樑上伸展。

如今的北碚依舊在發展,串起蔡家、禮嘉兩組團的“蔡家大橋”也正在建設之中。碚城與世界之間又多了一條聯通的血脈。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蔡家大橋建成模擬圖

蔡家大橋的設計構思源自於“美麗山水之城”。

蔡家大橋的塔身以藍色為主色調,中部還塗有水波紋裝飾紋樣,就像是嘉陵江水泛起的浪花,蜿蜒著爬上了塔身。設計師解釋說,這樣的設計,象徵著“騰飛的重慶,蔚藍色的未來無限延伸”。

土耳其詩人塔朗其在送別有人時寫了一句詩:“去吧,祝你一路平安。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我也以這這句詩祝福我們的碚城和碚城“無限延伸”的“未來”。

「荐读」记录|碚城的桥:站在桥上看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