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靠心情生活,而是靠心態生活(黑白先生)

人不是靠心情生活,而是靠心態生活(黑白先生)

人不是靠心情生活,而是靠心態生活 (黑白先生)

講一個故事: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於是上前問道:“你要去做什麼?” 死神回答說:“我要到前方那個城市裡去帶走100個人。”

那個智者說:“這太可怕了!”

死神說:“但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須這麼做。”

這個智者告別死神,並搶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裡,提醒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請大家小心,死神即將來帶走100個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到了死神,帶著不滿的口氣問道:“昨天你告訴我你要從這兒帶走100個人,可是為什麼有1000個人死了?”

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靜地回答說:“我從來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確實準備按昨天告訴你的那樣做了,只帶走100個人。可是因為你的提醒,恐懼和焦慮困擾了他們平靜的心情,他們是被你嚇死的!”

這個故事的啟示:一個人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機體的健康,所以情緒的調整就顯得至關重要。想起一位哲人說過的一句話:

“人千萬不要靠心情生活,而是靠心態生活!”

心情與心態看似差不多,卻有天壤之別。心情是一個人外在條件反射,比較被動,特別容易受外力影響,是靠天吃飯,隨時野蠻生長也可以瞬間凋零。而心態是內求,是主動的可控的,是一個人思想的外露,是一個人意志力的反應。

古希臘哲學家說過,“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惑,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惑。”能夠左右你生命的是什麼?不是名譽,不是地位,不是金錢,也不是上帝,而是自己的心態。心態是人的命運之神,心態是人的定海神針。

人與人之間本身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決定成敗的關鍵是心態,而不是智商。

所以,能力能讓人走很遠,但心態決定一個人到底能走多遠。比如,在面對人生低谷時,有的人向現實妥協,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不低頭認輸,他們不停審視自己的人生,分析自己的錯誤,勇於面對,從而走出困境,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想要獲得好的心態,除了讀書踐行以外,還必須瞭解一個心理學定律,二八定律。

所謂二八定律,就是說,真正影響我們人生大事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百分之八十的小事。舉個例子,20歲失戀的時候,你以為天都塌下來了,但是當你30歲回想這件事時,其實你覺得是小事;23歲剛工作,被領導罵,感覺自己太難受了,你會發現原來這就是成長的必然。正是有了悲歡離合才組成了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儘管有時候我們不知明天將會發生什麼,無法預知未來如何,但控制自己的心態別無選擇,好心態決定著好的生活,積極地思考和努力的行動,決定著對未來的開拓。

我認識很多自媒體人都很有思想,可惜,他們寫著寫著就“消失”了。在你看來你的文字很犀利,其實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任性。控制好心態,一句話百樣說,這樣也容易讓大家接受,也有利於問題的改進。生活中同樣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