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經常讓你很抓狂嗎?請試試這種方式教育,既輕鬆又愉悅

熊孩子經常讓你很抓狂嗎?請試試這種方式教育,既輕鬆又愉悅

相信很多家長帶孩子都經歷過很抓狂的時候,心煩得甚至顧不上安撫孩子的情緒,不知如何跟他們有效溝通,如何用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

做父母的確難度不小,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偶爾犯錯,更要鼓勵自己不斷學習,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其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養育孩子也並沒有那麼難。相反,你會越來越體會到跟他們在一起的樂趣。

Part 1遊戲力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世界裡,玩比什麼都重要,可大人並不這麼認為,因此就無法理解和接納他們的情緒。我們要改變的,不是教育孩子的目標,而是方式。用一套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式,最有效的就是遊戲。

遊戲是一種比說教有效得多的教育方式,它的本質就是在虛擬世界裡獲得真實體驗。既包括我們平時理解的遊戲,也包括幽默地說話,誇張的表情等。比如我們有時會裝成小怪獸張牙舞爪跑向孩子,然後孩子會帶著興奮和緊張到處跑,這都是簡單的遊戲。用遊戲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叫遊戲力。

它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輕鬆地把我們的教育目標融入其中,通過設計遊戲,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裡學會自立自信。

也許有人要說,經常想著遊戲怎麼設計不是很累。這要看你怎麼想,如果把養育孩子的眼光放長一點,你早期的一點累換來的是未來沒那麼累。強行讓孩子服從當然最便捷快速,可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就會加倍叛逆。而在遊戲裡,他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而不是被迫去做。

所以,從長遠來看,遊戲是最高效的教育。

熊孩子經常讓你很抓狂嗎?請試試這種方式教育,既輕鬆又愉悅

Part 2 如何設計遊戲

任何遊戲的設計都圍繞五要素進行:目標、元素、世界、規則、體驗。根據孩子喜歡的玩具、動畫人物以及自己的教育目標進行合理設計,遊戲規則不要太複雜。

比如要解決算術學習問題,可以設計銷售遊戲。喜歡秩序的小孩,可以設計抓小偷的遊戲;喜歡玩偶的小孩,可以設計舞臺劇、扮演類的遊戲。

設計遊戲主要有三個步驟:設定目標、製作遊戲和適當改進。製作過程又分為選擇元素,製造世界和設定規則。

收集遊戲元素的前提是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改變原有站在自己角度去否定孩子的態度,學會接納,傾聽和鼓勵。

Part 3 在遊戲裡培養自立

很多時候,孩子不自立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父母沒有給孩子自立的機會。讓他們自立,不僅要能獨立做事,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犯錯時不過分干預;二是父母沒有幫孩子培養相應的能力。

曾經有一位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立,堅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次,孩子到學校發現作業忘記帶了,打電話讓媽媽送過去,媽媽堅持讓她自己回家拿,後來,孩子冒著風雨回去了一趟。這位媽媽很多時候背後在為自己的狠心哭泣,但為了孩子的成長,這種“狠心”是必要的。

那麼什麼樣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立?比如,角色互換。讓孩子和大人相互也體會對方的不易,只有真正站到對方的立場才知道溝通的難點在哪裡,進而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絞盡腦汁在想怎麼寫作文,你覺得他效率低,那麼你們換位試試。也許你就能體會,進而幫他從感興趣的事中挖掘寫作素材。比如看圖編故事,看動畫配臺詞等,激發他的語言創造力。

低齡的孩子,吃飯睡覺都不能自立,這時候可以嘗試跟他們玩怪獸搶食物的遊戲,或者設計他們喜歡的虛擬場景,進行角色扮演,把食物想成有魔法能量,把睡覺想成鑽進自己的兔子窩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喜歡的世界,讓他們有愉悅的體驗。

Part 4 通過遊戲學會管理情緒

孩子情緒常常失控,我們不能失控。孩子的情緒主要源於我們用成人思維批判孩子,導致他們失去表達的自由,進而選擇錯誤的表達方式。

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接納、傾聽、理解,且不妄加評判。比如通過會說話的泰迪熊遊戲,讓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和他們對話,引導孩子說出心裡話,正確表達情緒。

還可以通過模仿孩子喜歡的繪本情節,讓孩子明白如何正確宣洩情緒。告訴孩子,不開心或者有困難的時候,可以找父母朋友分享和出主意,也可以哭出來,或者通過跑步,打枕頭,唱歌,轉移注意力,深呼吸等來釋放情緒。

熊孩子經常讓你很抓狂嗎?請試試這種方式教育,既輕鬆又愉悅

Part 5 在遊戲中建立自信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斷挑戰困難的過程。孩子能否從成長中獲得自信,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當孩子失敗時,內心充滿挫折感,家長的批評和否定,會讓孩子更加喪失信心。

孩子成功的時候,家長如果選擇謙虛和忽視孩子的成就,雖然避免了驕傲的可能,但也讓孩子失去了信心。因為怕孩子驕傲而弱化對成功的肯定,將重心放在告誡上,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挫敗感。

有兩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EPH法則和FFC法則。

EPH法則,就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用鼓勵(encourage)+練習(practice)+幫助(help)的方法,讓孩子重拾自信。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感受(feeling)+事實(fact)+對比(compare)的FFC方法,激發孩子的行動力,樹立自信。

培養孩子的自信,可以嘗試這些遊戲。比如求助卡:每幫助家人一次獲得一張求助卡,下次自己有困難時可以使用。還有積分兌換:列出一週任務,每天記錄完成情況,每完成一個項目對應一定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禮物。兌換的禮品要有吸引力,可以和孩子商量,列出清單。

如果覺得設計遊戲比較難的家長,可以看看《天天遊戲力》、《遊戲的力量》此類書籍。不斷自我學習,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走進他們的世界,體會輕鬆教育的愉悅。

熊孩子經常讓你很抓狂嗎?請試試這種方式教育,既輕鬆又愉悅

關於作者:易水寒,熱愛文學創作、琴棋書畫,生活嚮往從前慢。行萬里路,最後迴歸內心深處的古典天秤女一枚。文字有溫度,有態度,與你一同見證心靈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