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武夷山市拉開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序幕

目前武夷山市已完成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資源初級、中級整合工作。"8月2日,武夷山市五夫鎮黨委書記陳可興介紹,參與此次資源整合機構有集體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國有企業 、文創投資企業、農業投資企業等五種類型;儲備項目19個,項目總用地6679畝,其中農田5103.5畝,林地1100畝,水域100畝,村集體用地62.5畝。

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夷山市拉開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序幕

攝影 | 張棟華

探索建設"生態銀行",是南平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搭建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轉化平臺,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做大做強的積極探索。

作為南平市"生態銀行"試點,武夷山市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市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制定生態銀行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責任主體、項目開發運營、試點項目及推進工作進度節點要求;按照南平市生態辦的《福建南平市生態銀行試點方案》精神,探索運營模式,實現資源轉化、整合、提升;有序開展文化文物和自然資源調查摸底和確權,形成旅遊文化資源目錄清單,構建資源資產"一張圖"; 邀請國內一流專家團隊,編制涵蓋五夫朱子文化、下梅茶文化、上梅柳永文化的武夷山市東翼旅遊"多規合一"文旅規劃。

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夷山市拉開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序幕

"我之前開小餐館勉強維持生活,近年來,到五夫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我就想著建一個集餐飲、住宿、娛樂、度假等為一體的休閒農莊。""熹塘荷園"農莊老闆羅惠牽介紹,農莊的荷花品種園已連續三年成為五夫荷花節的觀賞體驗區之一。遊客白天在農莊賞荷花、體驗農事休閒活動,晚上可以夜遊興賢古街。羅惠牽成了當地的農民創業大潮中的"弄潮兒",也是五夫鎮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中的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五夫"生態銀行"的試點工作,正是要進一步釋放資源優勢,整合一批優秀的"文化+旅遊、農業+旅遊"重點項目,實現鄉村振興。武夷山市正不遺餘力開發五夫鎮朱子文化和生態觀光旅遊,五夫鎮逐漸成為旅遊的熱土,通過項目建設,優化景觀資源配置,深度挖掘自然生態價值,保持田園生態風光的同時改善當地居住環境條件,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構建生產、生活、生態同步發展的體系,實現"三生同步"。

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夷山市拉開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序幕

在旅遊平臺的搭建上,武夷山市建設朱子雕像廣場、重建紫陽樓、新建文公廟等朱子文化園項目。根據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規劃,擬建成生態農業產業區、田園詩意生活區、文化休閒體驗區、田園綜合服務區、生態景觀保育區五大功能分區,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新農村建設樣本。朱子文化、鄉村文化為武夷山旅遊提供豐富的內容產品,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為五夫旅遊創造出更大的市場空間。通過舉辦"朱子祭祀禮""朱子婚禮""荷花節"等系列宣傳活動,把農業項目與朱子文化結合,形成文化觀光休閒旅遊線路,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研學遊、親子游、畢業旅行等各種形式的旅遊人數逐年增加,去年五夫接待遊客量達到20萬人次左右。眼下,五夫荷花已盛開,五夫鎮迎來了旅遊旺季,藝術家小鎮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五夫旅遊接待能力。

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武夷山市拉開五夫鎮“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序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武夷山市也將以"生態銀行"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將旅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的有效轉化。(徐園園 筱得、攝影:張棟華)

"生態銀行":讓資源變資產變資本

"生態銀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而是一個自然資源管理、開發、運營平臺,通過對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態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整合、優化,結合發展綠色產業和新業態新模式,引入市場化資金和專業運營商,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運營機制,推動綠色產品和生態服務的資產化,讓綠色產品、生態產品成為生產力,從而打通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通道。

探索建設"生態銀行",是南平市加快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深入實踐。今年1月19日,南平市委、市政府邀請國務院參事室專家就建設"生態銀行"進行探討,隨後組成調研組展開調研。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座談會,與相關領域專家進行研討,並聽取各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之後,南平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生態、金融、旅遊、農業、林業、區域經濟、公共管理等各領域專家深入調研,並多次與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專家深入研究,"生態銀行"的概念、意義、定位、功能、思路日漸清晰,逐步形成兼具政策高度、理論深度和執行力度的南平"生態銀行"思路框架。

"生態銀行"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國內外尚無先例可循。為此,南平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探索建設"生態銀行"的重大意義,積極配合、全力支持"生態銀行"建設。

強化領導,成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制定近、中、遠期目標任務,統籌"生態銀行"落地實施的各項事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集聚人才,圍繞"生態銀行"建設,注重借智借力,加快引進專業化的高端人才,積極培育本地專業人才,為"生態銀行"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防控風險,堅持問題導向,做好頂層設計,邀請高層次專家把脈問診、研究論證,充分預估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未雨綢繆,防範在先,確保"生態銀行"建設健康有序推進;要務實創新,結合南平實際,選擇具備條件的領域試點先行,堅持在探索中不斷總結完善,著力突破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發活力動力,為"生態銀行"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專家們認為,南平市探索建設"生態銀行",將為生態資源富集、相對欠發達地區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點綠成金的創新之路。(鄭金富)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