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博「原创」我的一尺斋庭训

乔文博「原创」我的一尺斋庭训

一尺斋是我的书房,庭训也即家训,所以要改家为庭,非为标新立异,仅为避免混淆而已。

我们河洛乔氏早有自己的家训。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六世祖允元公就提出了家训五条,2009年河洛乔氏族人代表会商联修家谱事宜时,孟津乔炎合老先生提议在五条之上冠以:“少年立志,老暮知节;国难尽忠,盛世勿奢”十六字。鉴于进入太平盛世后社会上日甚一日的奢靡贪腐之风,这条提议获得了族人的一致通过,于是便有了乔氏家训六条。原有的五条分别是:富者勿骄人,贵者勿凌人,贫者勿谄人,贱者勿屈人;学问惟日新勿忘,宦游惟仁政是施,躬耕惟因时勿惰,商贾惟均平持公;不能娶者助之,不能葬者捐之,老无依者怜之,幼无父者怀之;服制不可因人增减,礼仪不可惟我轻重,父母不可忤逆不孝,族众不可恃悍不和;勿游荡以损身,勿嫖赌以丧家,勿斗殴以陷刑,勿败德以辱先。

上述六条,从立志、立品、做人、做事等方面对族人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如果能与时俱进地加以诠释,还是很具有现实指导性的。于是,族人中一些热心人士将其印刷装框广为散发,很快成为许多人家对子孙进行家风和传统美德教育的珍贵教材。自然,我也不失时机地在子女面前作了宣讲,并要求大家熟读背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公民层面而言,推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8字要求,既简明扼要,又回应了时代。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的乔氏家训,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搞一个和核心价值观相呼应的简明的现代版呢?琢磨再三,我提炼出了“读书明理,孝老爱亲;勤勉做事,忠厚待人”十六个字,写成书法作品分赠我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姑娘,作为对他(她)们立身处世的共同要求。四个家庭涉及5个姓氏,再冠以“乔氏家训”显然不妥,所以就以“一尺斋庭训”为题了。

乔文博「原创」我的一尺斋庭训

这些年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各有自己的住处和工作,平时难得一聚,每年大年初二的团圆饭便成了惯例。今年,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问我:“爷爷,为啥要过年呢?”“想你们了,要一起吃团圆饭呗!“我打趣地回答。”不,爸爸说,是听爷爷讲课哩。“小孙孙认真的样子把我逗乐了。是的,我站了20多年讲台,教师的职业习惯养成了我该讲则讲、言必有宗的习惯,即便一顿团圆饭的开场白也是如此。从09年开始,我的开场白先是家训,后是庭训,每年都有重点。比如,去年春节的重点是“读书明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对时下学校教育的一些倾向是颇感忧虑的,太过功利化了。有些学校甚至公然把“上北大清华、让世界关注”作为激励学生的目标,却忽视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根本任务。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求的读书学习主要目的是“明理”,明社会前进的理,明做事做人的理,这应该是你们终身都要修习的一门功课。我高兴地看到,我的“年年讲”还是有效果的,儿女们虽没有“大富大贵”出类拔萃之人,但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遵纪守法、尽职尽责,有的还小有成就。就家庭内部而言,呈现出一派夫妻相爱、姐弟互帮、妯娌团结的和美景象。尚能坚持下去,我已足感欣慰了。

我的年年讲还会继续下去,而且还会不断出新。因为,今年我在团圆宴上已布置了作业。我说:现在已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大家每年都要用心读几本书(至少两本),每年都要明白一些道理,明年春节聚餐时,我还会增加提问和重点发言的项目哩。

乔文博,原宜阳教育局局长。

乔文博「原创」我的一尺斋庭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