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44:如何制定戰略目標?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評述】世,朝代更換叫做一世。因,沿襲。損,不足。益,好的地方。禮,理,良知的意思。

子張問孔子未來的世界會怎麼樣?孔子答道:殷朝沿著夏禮,周朝沿襲著殷禮,其間的好與不足,變與不變,從後世看前世,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所以未來的世界,基於現在與過去,是可以預知未來的世界的(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從孔子這段話可以看出,不變的是禮(理),變的是損益。而損益之變,只是為了修正自己的不足,堅持正確的做法,然後使禮得以更好的落實和實現。就如民主代替專制,人民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民主這個想法的產生,就是從過去專制的損益中,得到的好的方法。

不過,不管怎麼樣,好的想法,好的方法,只是為了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禮),這是不會變的,這就是未來的世界,這也是儒家所謂的大同世界。

有了未來世界和不變的禮,才有不足與好的地方;而有了這個損益,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知道了對錯,才能找到具體更好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行動。做到了這些,自然就能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就好比炒菜。大家都知道炒菜不能太鹹(禮、理),菜才好吃。而第一次炒菜,不知道鹽巴放多少,就只能慢慢的調配(損益),然後找到合適的量。做到這些菜才好吃。

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同世界、禮(良知)就是未來的世界。所以不管我們做什麼,想什麼多要以此作為標準來思考。

管理&哲學44:如何制定戰略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