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衰落与恢复

北宋后期(1125-1127年)靖康之变金元攻宋,战事连绵,汝州遭受极大摧残,人亡艺绝,部分能工巧匠随宋室南迁,汝窑技艺荒废失传。总共为宫廷烧制40年。1279年元灭金和南宋后战事平息,由于蒙古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又生产的汝瓷已是胎厚粗笨,施半釉,品种也只有几种简单的日用瓷了。

汝瓷的衰落与恢复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恢复祖国文化遗产,国家轻工部下达了“尽快恢复历史名窑”的指示。临汝县汝瓷厂郭遂师傅领导的试验小组从豆绿釉的研究恢复开始,到1969年把豆绿釉研究恢复成功,一件豆绿釉透花花盆送到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汝瓷的衰落与恢复

1983年,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接受了河南省科委下达的恢复汝窑天蓝釉的科研项目。郭遂师傅和孟玉松师傅把天蓝釉研发成功,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提出你们要把真正宫廷使用的汝瓷恢复起来。通过对全县古窑址的考察,从1984年开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领导和专家的帮助下,在轻工部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央工艺美院的教授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四年攻关,终于把汝官瓷研究恢复成功,通过了轻工部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的汝官瓷技艺鉴定会,汝瓷技艺得以全面恢复成功。

汝瓷的衰落与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