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搞機-選購硬碟看重哪些性能指標?

618搞機-選購硬盤看重哪些性能指標?

一年一度的618剁手節又來臨了,某寶某東從6月1日就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據效率源小編的剁手經驗,618的優惠力度比雙十一都大,廣大機友想趁著618巨大優惠升級自己的主機硬件,如果想升級硬盤,那麼應該從哪裡性能指標去選購呢?下面效率源小編為廣大機友一 一道來。

硬盤的綜合性能是由很多指標共同決定的,比較重要的有以下指標。

1、容量

硬盤的容量大小是衡量一塊硬盤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我們購買時最為關心的參數。硬盤的容量是由盤面數(磁頭數)、柱面數和扇區數所決定的。硬盤的單碟容量對硬盤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單碟容量越大,硬盤的密度就越高,磁頭在相同時間內可以讀取到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在硬盤總容量相同的情況下,要優先選購碟片少的硬盤。

2、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即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盤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時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尋道時間由硬盤尋道電機速度決定,平均尋道時間越短越好。

3、平均潛伏期

平均潛伏期,即average latency,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道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平均潛伏期當然也是越短越好了,潛伏期短代表硬盤讀取數據的等待時間短,這就等於具有更高的硬盤數據傳輸速率。

4、道至道時間

道至道時間,即single track seek,指磁頭從一磁道轉移至下一磁道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也是越短越好。

5、轉速

轉速是指驅動硬盤盤片旋轉的主軸電機的旋轉速度,目前硬盤常見的轉速為7200rpm (每分鐘旋轉轉數)。硬盤轉速對硬盤的數據傳輸率有直接的影響,轉速是硬盤內部傳輸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區別硬盤檔次的重要標誌。從理論上說,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從而可以提高在硬盤上的讀/寫速度。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轉速提高的同時,硬盤的發熱量也會增加,它的穩定性就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6、全程訪問時間

全程訪問時間,即max full seek,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單位為毫秒(ms )。

7、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即average access,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

8、最大內部數據傳輸速率

最大內部數據傳輸速率,即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也叫持續數據傳輸速率,一單位為Mb/s。它指磁頭至硬盤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一般取決於硬盤的盤片轉速和盤片數據線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數據間隔度)。

9、外部數據傳輸速率

外部數據傳輸速率,即ex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通稱突發數據傳輸速率,指從硬盤緩衝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單位為MB/S。

10、緩存大小

緩存英文名為Cache,單位MB,是硬盤內部的高速存儲器。數據緩存大的硬盤在存取零散文件時具有很大的優勢。緩存是硬盤與外部總線交換數據的場所。簡單地說,硬盤上的緩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緩存對提高硬盤速度很有好處。硬盤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

一是預讀取、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三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有時,某些數據會是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盤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傳輸。

11、硬盤表面溫度

硬盤表面溫度是指硬盤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使硬盤密封殼溫度上升的情況。這項指標廠家並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種媒體的測試數據中看到。硬盤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G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盤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盤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

12、MTBF

硬件廠商喜歡用MTBF來說明硬盤的使用壽命,即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指硬盤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h),時間越長說明硬盤的性能越好。

看了本篇文章,想必各位機友都知道怎麼選購硬盤了吧!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