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今年已經是年過半百的博士鄧德山終於把自己種植的三七給賣出去了,並且這次三七的銷售速度是非常快的。鄧博士的三七養殖基地加起來一共有十多個,總面積達到了五百多畝。在五年前,現在這樣的情況是所有鄧博士身邊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當年鄧博士把自己在昆明市裡面的幾套房子全部都給賣掉了,然後帶著這些錢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遂寧。他說要把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給實踐出來,他身邊的人看來他這是瘋了,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鄧博士是出生在青海的,他的家境一直都還不錯,父母都是老幹部了。後來鄧博士的父母退休了之後就回到了他們的老家遂寧了,鄧博士也是跟著自己的父母其回到了老家。說起鄧博士和藥材的淵源那真的是非常深刻了,當初鄧博士還是攻讀博士的時候就是研究的中醫藥材方面的,後來到了博士後開始研究起了三七。並且鄧博士在這些領域都是有著很深的研究的,後來就在一家醫藥企業裡面做個技術總監。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說起他後來的事情還要源於他的一個想法,鄧博士對於三七有著非常深的研究,他這一輩子估計也就是跟三七打的交道最深了。並且在種植三七的技術方面也是經常突破傳統的方式,後來鄧博士的腦子裡面出現了一個想法。我們都知道三七是在雲南才出現的,鄧博士的想法就是如果把三七的種植換成其他地方,還能不能成功。

就是因為這個想法,所以在2011年的時候他就在為自己這個成果的驗證做準備了。他的打算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種植三七,他對於這件事情非常的堅決,直接把自己在昆明的房子都賣完了。他拿著這賣房得來的兩百萬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七橋村,並且還在這個村子裡面承包下來了兩畝地,目的就是先小面積的嘗試一下。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對於鄧博士的這個項目,很多熟悉的朋友都是報以消極的態度的,都說他這個項目是不可能成功的。鄧博士當時還找了很多企業來投資,但是這些都比較熟的企業負責人沒有一個人願意給他進行合作投資。不僅僅行業內的認為他做不成,那些行外的村民們也都說這是鄧博士老了之後的一個興趣罷了,成功是不可能的。其實當時在鄧博士的心裡也不是很有底的,畢竟這個只是他在理論上的研究,放在實地的話意外還是很多的。三七這種作物對於環境氣候各個方面的要求都是極高的,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鄧博士現在講到這件事情的時候自己都有點後悔做這件事情了,因為這其中實在是有太多困難了。當初他賣房子的兩百萬根本就沒有撐多久就花完了,但是第一年所種植的三七都沒有存活下來。後來的那兩畝地裡面的他非常用心的去經營,他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最後才僅僅困難的活下來了幾棵。但是鄧博士並沒有放棄,他還是一直堅持在這個項目,他又在七橋村 弄來了5畝地。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鄧博士的三七項目終於有些眉目了。這一年他的種植技術正在逐漸的成熟,並且他的成熟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因為三七這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在2016年的時候,很多企業都來找到了鄧博士,想尋求合作。就這樣鄧博士的三七種植基地遍佈了很多地方,現在一共有十多處。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三七的生長時期是非常的漫長的,種下去之後想要收成必須要等到三年之後。鄧博士之前所種下的三七,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長成了。這一批是他當時在七橋村裡面的兩畝地裡面培養出來的,就在2017年的時候這批三七被處理好了,開始售賣了。鄧博士賣的價格是1000-1500每公斤,沒想到賣的非常火爆,一會就被搶完了。

這位博士把三七帶下了高海拔,創造巨大商機

鄧博士這項壯舉對於我國的醫藥發展有著非常的貢獻,在雲南三七,一般都是在海拔高達1500米往上的。現在鄧博士硬生生的把三七種植到了只有200-600的這個範圍之內,所以這項技術的成功,有利於我國對於三七的大面積種植,解決在醫藥材上面的缺乏。雖然說現在鄧博士是成功了,但是當時的困難和辛酸也是非常多的,那個時候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都認為他是在胡搞。可是憑藉著鄧博士對於科學的追求,他成功的把三七帶下了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