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業內有句行話:紫砂裝飾藝術中,唯貼花最具神韻。但最有文人底蘊的,非陶刻莫屬。紫砂陶刻是紫砂壺生胚製作完成後,用刻刀在生胚上進行創作,然後燒製出來。現在普遍的陶刻法分為印刻和空刻。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印刻法,就是在生胚上先用毛筆臨摹,再根據臨摹的痕跡進行陶刻。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陶刻的出錯率,保證了成品。但印刻法耗費時間久,週期長。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空刻法,是直接在生胚上進行陶刻,也稱無稿陶刻。空刻法對陶刻者要求比較高,因為它考驗陶刻者對整體佈局的把控,以及陶刻刀法的嫻熟程度。空刻法耗時少,週期短,但是一旦刻錯就前功盡棄。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很多書畫家都曾經來宜興想要嘗試紫砂陶刻,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因為紫砂壺它的面是有弧度的,不像宣紙,是平的面。茶壺本身的形狀決定了陶刻的佈局、大小。圓器、方器也間接影響著下刀的力度。同時,紫砂生胚的粗細也會影響刀工的效果。所以在紫砂壺生胚上陶刻,不僅要懂書畫、懂刀法,也要懂紫砂。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再來講講陶刻的幾種刀法。大致可以分為單刀刻繪、雙刀刻繪、衝刀、挑砂等。

單刀刻繪一般用於壺身刻繪,就是在壺身畫畫,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刻法。像我們經常看到的山水、花鳥、人物,都是單刀刻繪。單刀刻繪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全在這一刀刀的線條裡。看起來簡單,實則包羅萬象。我們常用“剛柔並濟、簡練灑脫”來形容刻繪的畫面,其實說的便是這單刀陶刻。

! 圖片上傳失敗:duplicated id to insert.

再來便是雙刀陶刻。雙刀陶刻也是一種常見的刻法,但多用於刻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刀淺、一刀深。雙刀陶刻考驗的是陶刻者的腕力和定力,握刀不能抖,深淺縱橫,一刀一劃,都要穩。好的雙刀字,除了書法帶給人的筆墨愉悅,還能享受抑揚頓挫的立體感。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最後要說的是,好的陶刻,不僅講究刀法,還講究章法。紫砂創作僅在方寸之間,這其中的佈局,考驗的便是作者的整體把控。刻多少,怎麼刻,都有講究。刻得太滿則無味,刻得太空則式弱。有道是:刀法見功底,章法顯胸懷,這二者缺一不可。

紫砂陶刻,方寸之間,現非凡之勢

而且不同的器型,刻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最終還是要和器型本身結合起來。像偏柔和的器型,大多以花鳥為主,而剛毅的器型則是文人、松竹梅為主,這些都要具體區分。只有陶刻內容與紫砂作品兩者完美結合、正確相融,才能讓文人壺更有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