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飛行員到底缺員多少?新平台能否解燃眉之急

缺飛行員,不僅美國缺,中國也缺。外媒曾報道,中國空軍現役各類飛機超過1700架,數量上僅次於美國,飛行員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三代、四代機的高級飛行員,捉襟見肘。

殲-20飛行員到底缺員多少?新平臺能否解燃眉之急

哪裡最缺飛行員?殲-20部隊和艦載機部隊。這兩個飛行員夢寐以求的舞臺,有著極高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從現役三代戰機飛行員中選擇,要求飛行1000小時以上。當然,還會有其他一些不會公開的條件。這種選拔制,決定了殲-20和殲-15的飛行員緊缺局面。為什麼這麼說?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在原部隊也都是寶貝,為了支援新裝備、新發展,這些部隊將寶貝貢獻出來,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但是,被抽調人手的部隊,也還有自己的職責需要履行,飛行員也會有自己的選擇,選拔的結果,只能是滿足眼前急需,要想達到長遠發展的雄厚支撐需求,肯定是很難實現的。

殲-20飛行員到底缺員多少?新平臺能否解燃眉之急

那麼,到底缺員多少呢?咱們做個簡單分析,美國有12艘航母,有艦載機飛行員上千名,平均一艘近百名,美國航母艦載機數量七八十架,相當於每艘航母還有部分富餘輪轉的飛行員。中國即將擁有第二艘航母,但艦載機飛行員可能目前只有50名左右,這個數量低於兩艘航母的艦載機數量。至於殲-20,每一架都配夠飛行員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殲-20的生產還沒有能夠開足馬力。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全軍能飛殲-20的也就那些人。如果真的有戰爭,這是一個危險的短板。戰時你可以克服困難開足馬力多生產殲-20,但是你的飛行員哪裡來?倉促上陣,不可能發揮好四代戰機的真正戰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殲-20飛行員的缺口也不小。

關於上述兩種飛行員的培養,正在加速進行。比如,中國艦載機飛行員如今不僅從海航裡選拔,也從空軍選拔。4架殲-20被發現出現在滄州空軍飛行訓練中心,用以訓練高級飛行員。同時,國產教練-10“獵鷹”三代教練機去年也已經列裝該飛行訓練中心。最近,這款教練機還列裝了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教練-10內部代號為L-15獵鷹,氣動設計先進,機動特性可與F-16、殲-10等比肩。它還是中國第一種採用全權限四餘度數字化電傳飛行控制系統的高級教練機,航電設備先進,機體壽命可達1萬飛行小時,在我軍教練機史上創下新記錄。

殲-20飛行員到底缺員多少?新平臺能否解燃眉之急

教練-10“向上”具備培訓三代半戰機甚至四代機飛行員的要求,而教練-9“山鷹”只能完成部分三代戰鬥機的培訓科目,還有一些科目要在雙座型的三代戰鬥機上完成。“向下”則是這種飛機可以取代原先中級教練機的作用,飛行學員練好了初教機就能上高教機,可以縮短培訓流程,避免飛行員在過長的教練機階段形成與實戰裝備不適應的操作習慣。換句話說,教練-10能夠擔當培訓殲-20、殲-15飛行員的重擔。

這就意味著,無論殲-20還是殲-15,飛行員的來源機制更加豐富,既有選拔-培訓機制——從現役三代機飛行員中選拔後予以培訓,也可以有培訓-選拔機制——經過學員培訓階段的優異者,被直接選拔為殲-20或殲-15的苗子,經過訓練後單飛。後者就形成了相對暢通和獨立的機制,不需要與現役部隊搶人才。兩種用人機制的搭配,能給先進戰機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礎。當然,這也需要從用人制度上予以配套,真正大膽從學員中選拔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