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牙日闢謠……有些謠言你信過嗎?

愛牙日闢謠……有些謠言你信過嗎?

其實,當關愛牙齒的信息滿天飛的時候,愛牙護牙的一系列謠言已經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民間偏方被當成了靈丹妙藥;“養生雞湯”被當成了健康守則;最誇張的是這些年愈加盛行的一大批看起來科學,其實很片面的“牙齒健康禁忌”,已然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生活中關於牙齒的常見謠言都有哪些?你是不是也被誤導了呢?

愛牙日闢謠……有些謠言你信過嗎?

洗牙副作用太大,會讓牙縫變大,牙齒鬆動。

解答:

感覺洗牙後牙縫變大,是因為牙結石去除後局部空間相對變大了,所以平常一定要及時清理牙縫以防牙石重新長入。

而洗牙後覺得牙齒鬆動了,其實是因為這些患者本身就有較重度的牙周炎,牙齒早鬆動了,只不過被大量的牙結石箍住了,形成牙齒穩固的假象,當洗牙把牙結石洗掉後,這個“背後的真兇”也就原形畢露了。

事實上,洗牙對維護口腔健康是有很大積極作用的。

有智齒一定要儘快拔掉。

解答:

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掉,位置比較正、牙齒咬合功能正常,不紅腫疼痛,滿足一定條件的智齒可以不拔除。只是滿足這些條件的智齒並不多而已。

大多數的智齒都不能正常萌出,而是頂在前面牙齒上,或者智齒表面有牙齦瓣覆蓋形成一個盲袋,很難清潔,因此,很容易發生智齒冠周炎,不僅疼痛,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智齒是否需要拔除請到正規的口腔醫療機構諮詢醫生。

坐月子刷牙會影響產後健康

解答:

產婦在產後用冷水刷牙可能不舒服,這或許是舊習慣認為坐月子不能刷牙的原因。

但是,產婦在月子期間為了母乳餵養,通常是保持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餐次的增加,再加上甜食也比平時多,餐後的食物殘渣就會留在牙縫中,而此時發酵變酸的殘渣就會腐蝕牙釉質,形成齲齒等口腔疾病。

也就是說,如果月子期間不刷牙,口腔疾病的發生率要比平時不刷牙的發生率還高。

喝汽水、吃甜食是齲齒的元兇

解答:

很多齲齒問題,其實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

進一步說,齲齒是宿主、細菌、食物以及時間長期、反覆、同時作用的結果。

所以,單一的食物因素,比如汽水、甜食本身就不足以構成完整的齲病致病環。“喝汽水、吃甜食必得齲齒”這種觀點的片面性。

愛牙日闢謠……有些謠言你信過嗎?

溫馨提示

齲齒的發生,除了食物方面的危險因素外,牙齒表面大量菌斑滯留導致菌群比例失調、牙齒存在發育缺陷、牙列擁擠,甚至患有致使唾液分泌障礙的疾病等都是齲病的危險因素。

所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和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定期看牙醫,才能有效預防齲齒。

有效預防齲病

防齲工作應從牙齒一萌出就開始。

早晚刷牙、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定期使用牙線;

少吃酸性刺激食物,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臨睡前不吃零食;

不可吃太多的過於堅硬的食物,以免牙齒磨損;

常參加體育鍛煉,定期檢查口腔,一般12歲以上的人應每年查一次;

|聲明:陝西科普綜合整理於新週刊、家庭口腔護理專家等平臺,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