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今年5月中旬,驚聞“百折不撓”即將停業。身為一個巴西柔術愛好者,聽說百折不撓要停業了,也很是惋惜。之前對這個本土巴西柔術品牌瞭解並不多,於是向品牌創始人趙一一女士提出了採訪的請求。趙一一女士很痛快的答應了,但是由於我的種種原因,稿子一拖再拖,如今世界盃都快踢完了,總算趕在趙一一女士離開中國之前,完成了這篇稿子。

趙一一,一名基督徒,還差2年就將步入30歲大軍,現在是一名全職媽媽。趙一一的丈夫Joe,巴西柔術紫帶,既是引趙一一入巴西柔術這個坑的“始作俑者”,也是百折不撓創始大業的重要思潮提供者。

創立一個體育品牌的念頭,很早就在趙一一的腦海中產生了。2012年之後,她發現中國人開始越來越重視體育,對體育項目的關注點也在從運動向競技轉移。她總覺得,在參與體育、強身健體的同時,人們還有更深層次的追求。

2014年,在丈夫的影響下趙一一開始接觸巴西柔術,起初只是觀看丈夫訓練和比賽。那時候的她,可能還想象不到自己日後會和巴西柔術結下如此深的緣分。當穿上道服,踏上墊子親自嘗試巴西柔術之後,趙一一開始感覺到了柔術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這項運動中所包含的那股力量。不是“贏”的誘惑,而是一種隱忍和堅持。身為一名基督徒,趙一一熟悉《聖經》裡面的耶穌是誰,具有什麼樣的品格。在接觸巴西柔術的過程中,這項運動所具有的力量讓她想到了耶穌。不斷經歷到失敗、痛苦、挫折、迷茫、傷害、被人拒絕,但還是在這些逆境中不斷選擇堅持。這樣的一個過程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而是為了最終戰勝自己。這不正是“百折不撓”的完美詮釋麼?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在體育領域,彼時的“中國製造”還並不被人所看好,質量差、缺乏設計等等標籤讓趙一一有種強烈的想證明國貨可以被信賴的衝動。這種衝動加上對巴西柔術的熱愛,“百折不撓”就這樣誕生了。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百折不撓”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狀況是怎樣的呢?

設計方面,我們通常會自己設計一個雛形,然後把雛形和想法再跟設計師溝通,直到產生滿意的產品。

我們一直用國內的工廠生產,最初考慮過是否要用巴基斯坦的工廠,但最後認為國產肯定要用自己國家的工廠。

運營方面,我們一直是用自己的錢在運營。我非常感謝我的丈夫Joe,他非常支持我,一直在用他的工資資助“百折不撓”。我們通常都是賣完一批產品,用這些錢進行再投入生產,欠缺的就自己再補。

在品牌創立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難題?都是如何克服的?

最讓我們困擾的是設計師!想讓設計師在每一個設計上都能清楚或是技術上輕鬆get到我們的訴求並不是很容易。但對“百折不撓”而言,設計是三要素(質量、設計、意義)之一,我們不想只是簡單做一個帶logo產品來應付交差,我們希望每一件產品都能夠很好表現出logo的靈魂。所以設計問題一直是我們在整個過程中的一個劫。有時一個logo可能經過了兩位設計師的手一起完成。

還有就是代工質量控制。有一次選擇褲子的腰繩時用了當時工廠推薦的圓繩,本意是避免扁繩的易滑問題。那一批500套柔術服就都用了圓繩,但在進入市場後,發現這家工廠的圓繩質量有問題,開始會散開,當時已經有快100 多套柔術服賣出,而這家工廠沒有其他繩子可替換。我們馬上找了另外一家工廠做了現在用的棉綸扁繩,然後召回了那100多套的褲子給大家換好了褲繩再寄回去。之後又全是手工自己把剩餘的400套換了褲繩。我原以為那次的“褲繩事件”會變成百折不撓的一次危機,但結果很出乎意料,大家反而更信賴我們了。在這裡也謝謝大家的理解和鼓勵。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整個經營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哪段時間?

其實我們的整體情況都還好,一路都得到很多柔術朋友的喜歡、支持和幫助。

如果一定要有個最困難時期,那應該是2015年剛進入開始市場那會兒。“百折不撓”,是誰?沒人認識。後來幾位柔友和幾位館長首先來了解和給予了支持。我特別感謝他們,是他們最開始的肯定和鼓勵,才有後來的百折不撓。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進入創業的第五個年頭,“百折不撓”進入了繁榮期。3款道服、1款短褲、1款防磨衣和2款抽繩包,是百折不撓創業三年給自己的答卷。但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一一的家庭將要移民美國。考慮到長期在海外將難以很好的經營“百折不撓”,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給“百折不撓”畫上一個句號。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經營百折不撓到現在,內心覺得值得嗎?

很值得。“百折不撓”被那麼多人從認識到喜歡著,如此受寵愛,我們從不後悔創立它。

希望百折不撓這股精神一直支持著大家勇往直前。

從國內巴西柔術產業的從業人員的角度出發,你眼中的國內巴西柔術這幾年有怎樣的發展?

國內的巴西柔術在大家的推動下發展速度很快了。大大小小的賽事很多,也一年比一年成熟,也有像極鬥這樣的媒體平臺在完善這項運動的各種資訊。在這樣的趨勢推動下,3到5年內,我們覺得國內的巴柔不僅僅在量上會翻幾倍增加,也會迎來一個質的飛躍。非常期待。

有了孩子之後是不是就沒有練柔術了?如果將來有條件,會恢復聯繫柔術嗎?孩子長大了,會鼓勵孩子練柔術嗎?

是,我懷孕後就停了練習,但這次回美國後打算重新開始訓練,孩子可以放在美國朋友專門機構那邊照顧,比在國內方便多了。我希望自己儘快到藍帶。

孩子我們打算3歲開始讓他學習巴西柔術。我們會強制他學到17歲,以後他想繼續或者想停止我們就不干預了。這14年的時間,巴西柔術的動作都已經變成他的條件反射了,足夠他保護自己和維護他想維護的人。也希望他在這14年中通過巴西柔術瞭解到什麼是失敗、怎麼站起來、比賽給予了什麼.... 然後堅韌有智慧地去面對人生。

專訪百折不撓: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最後,有什麼話想對廣大百折不撓的粉絲,巴西柔術愛好者和巴西柔術從業者說的嗎?

非常、非常由衷地謝謝大家一路的支持。你們的喜歡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我到現在都還留著郵寄過的每一張快遞單,這些都是百折不撓成長的痕跡,是大家給了它這個成長的機會和空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征途,不管是易是難,不要輕易妥協,不要跟自己說不行。保持一顆火熱的心,堅持做正確的事,當下可能會是一名“獨行者”,可能會站在世界的對立面,可是,誰又在乎呢?我們已經精通了挫敗,還有誰能夠打倒我們?

致敬,給獨行者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