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切開後怎麼放冰箱,用保鮮膜還是切掉1厘米?

西瓜切开后怎么放冰箱,用保鲜膜还是切掉1厘米?

現在人們對於西瓜的胃口好像變小了,即便買來半個西瓜,一家人還是不能一頓吃完,要放進冰箱。

網絡上傳來了各種西瓜保鮮的說法:吃剩的西瓜放冰箱不能用保鮮膜,從冰箱裡拿出來要切掉表層才能吃等等。

隔夜西瓜切掉表層就能吃?

網絡流傳:“西瓜切開後不能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這樣會產生更多細菌。還不如直接就放冰箱”。

西瓜切开后怎么放冰箱,用保鲜膜还是切掉1厘米?

南京市第二醫院消化科許文安副主任醫師說,其實用不用保鮮膜,都會有細菌,但不用保鮮膜,細菌更多。若直接將西瓜“赤裸裸”地放進冰箱,會增加其感染冰箱內其他食物細菌的機會。此外,用無細菌汙染的保鮮膜封好存放,也可以減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鮮的作用。

很多人西瓜從冰箱裡面拿出後,會切掉表層或和保鮮膜接觸面再吃。專家表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感染的機會,但是也不保險。因為西瓜水分含量多,一旦表面感染了致病菌,很容易往裡面滲透,切掉的一部分能起到的作用不大,西瓜最好還是一次性吃完。

西瓜切开后怎么放冰箱,用保鲜膜还是切掉1厘米?

吃“冷食”會影響腸胃功能

為了消暑解渴,人們大都喜歡食用清涼爽口的冰鎮食物。綠豆湯、涼菜等冰食佔據了餐桌的大半,過量食用後,總是導致胃痛或是腹瀉,問題百出。

南京市第二醫院消化科許文安副主任醫師說,人體體溫一般在36到37℃,目前室外的氣溫也很高,而冰箱冷藏的溫度一般是在0到4℃,這樣溫度的食物進入體內,“冷刺激”會造成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引發腹痛、腹瀉。這樣的“冷刺激”還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

另外,現代人耐熱的能力變差了,長期呆在空調房間當中。晚上不少人開空調睡覺,腹部受涼很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天再熱都要注意腹部保暖,睡覺時要在肚子上蓋上薄被子。

小編提醒,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食物,最好放至常溫再食用;如果是隔夜菜,最好加熱再吃,如果保存時間比較長,最好是要熱透了。

戶外作業的勞動人員,夏季少量適度地飲入冷凍飲料,如冰水、雪糕、啤酒可以起到解暑降溫作用,但從健康的角度講,還是應該多喝溫茶,溫水,讓胃中的毛細血管放鬆舒張,將體內的熱量排出。千萬不要貪一時的涼快,暴飲暴食冷飲而傷身。

西瓜切开后怎么放冰箱,用保鲜膜还是切掉1厘米?

冰箱不是“保險箱”

有的細菌喜歡冷

我們都知道用冰箱來儲鮮食物,其實冰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幹淨,尤其對於一些不知道殺菌除味的冰箱來說,冰箱裡的細菌更是難以估量。冰箱裡的細菌主要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李斯特菌、耶爾森菌和黴菌等。

沙門氏菌:主要來自於雞蛋、肉類等農產品

沙門氏菌具有一定的嗜冷性。0℃-4℃往往只能抑制其生長,一旦將冰箱裡的食物拿到常溫下,這種細菌就開始滋生、繁衍、活躍起來。一般常溫下兩小時,就會繁衍出足夠多的數量。

志賀菌:來自蔬菜和水果

省疾控中心曾對60臺冰箱和冰櫃做檢測。結果發現志賀菌的檢出率為8.3%。志賀菌病也叫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夏秋季節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一旦急性感染這種細菌,經1-3天的潛伏後,會突然發病。有發熱、腹痛、水樣腹瀉等症狀,甚至出現休克。

李斯特菌:沒有喝完的牛奶

是一種嗜冷菌,在0℃-10℃的低溫中可生長繁殖,它容易在牛奶裡面大量繁殖,夏天人們從冰箱裡直接拿冷牛奶喝,不願意加熱,這時候李斯特菌就容易乘虛而入。感染了這種病菌後,病人會有發燒、怕冷、頭痛等症狀。

耶爾森菌:低溫下繁殖快

耶爾森菌,這是一種嗜冷菌,在低溫環境下反而開始繁殖,溫度越低繁殖越快。因為很多城市裡的人感染這種細菌是通過冷藏的食物,所以醫學界把感染耶爾森菌之後得的傳染病稱為“冰箱腸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