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這兩天有一個新聞,河北一個家境一般的女孩考上北大,很不容易。她的一篇作文被翻了出來,裡面是這麼說的: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從作文角度來說,這沒什麼問題,畢竟文學是要抒情的,邏輯上不那麼嚴謹很常見。作為一種勵志宣言,表達逆風翻盤的樂觀,這麼說也不是不行。

但是很多媒體紛紛把“感謝貧窮”單獨拿了出來,做成了新聞標題,讓人看著難受。新聞是對著公眾說話的,要講邏輯,這麼一處理,強行正能量,就有點奇奇怪怪。

這個怎麼理解,感謝貧窮,才有了勵志?感謝苦難,才有了堅強?感謝“國破山河在”,才有了杜甫?感謝“山河破碎風飄絮”,才有了文天祥?

磨難不值得感謝,在磨難中堅韌不拔的人,才值得感謝。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一定像外賣小哥一樣給逃難的杜甫送頓飯,而不是站到安祿山那邊,一邊追著杜甫滿大街跑,一邊說:“杜甫你要感謝我,沒有我哪有你……”

文學史上有很多人,其實都很貧窮。如果可以摸摸他們的頭,相信正常人會說“謝謝你”,而不是“謝謝貧窮”。

比如李賀,因為父親叫“晉肅”,所以不能考“進士”,要避諱同音字。家道中落,讀書沒用,一輩子窮嗖嗖的,你猜猜他會不會感謝腦洞大開的唐朝奇葩政策?

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李賀:這可咋整?

然而貧窮沒有限制他的想象力,從他外號“詩鬼”就能出來,他腦洞也很大。我以前讀到他的詩,總感覺畫風清奇:“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一個飯都吃不飽的年輕人,天天仰望星空、走進科學,探索天地的奇觀,思考宇宙的奧秘,真的很了不起。

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李賀:我會怕?

因為貧病交加,李賀不到三十歲就去世了。我們要感謝李賀,而不是感謝貧窮,如果沒有貧窮,李賀再寫五十年,那場面你敢想象?烏央烏央的全文背誦把小朋友們折磨到哭信不信?總不能打著給小朋友“減負”的旗號,去感謝李賀貧窮吧。

李賀同時代的,還有窮出名的,像賈島、孟郊。所謂“郊寒島瘦”,就是窮得溫飽出問題。同樣的,感謝他們,而不是感謝貧窮。

要不是孟郊,人們哪知道“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種困苦中母親給予的溫情?

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遊子吟》

要不是賈島,人們哪知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種強迫症一般的工匠精神?

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最早的強迫症患者:賈島

若要假設他們的立場,我覺得李賀、孟郊、賈島可能真的會感謝點什麼,比如對韓愈說謝謝你的愛。

他們三個苦哈哈、窮嗖嗖的,若不是韓愈的大力提攜、到處做廣告,他們可能達不到這個名氣。李賀就寫過一首《高軒過》,專門感謝韓愈:“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韓愈這麼好,也是因為他窮過。他特別努力,改變了貧窮的命運。他寫詩說“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他也感謝,感謝他自己,花了三十年,終於買了房。

我們都應該感謝李賀、孟郊、賈島,而不是“感謝貧窮”

韓愈:我的願望是——終結貧困。

韓愈感謝自己,李賀感謝韓愈,我們感謝李賀。愈感謝拼命寫稿、擺脫困苦的自己,李賀感謝能救他於困苦之中的人,我們感謝困苦中絕不放棄的人,這才是正常的思維。

除此之外,不要瞎感謝。大恩還不言謝呢,大苦謝什麼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