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讀過那麼多書,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可是是因為,你只是讀了,只是懂了,並沒有對你的生活產生任何的影響,自然是沒什麼大變化的。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1、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

其中,動善時,便是要懂得等待,有耐心,善於把握時機。

戰國時期,楚宣王的寵臣安陵君門下有客江乙,因為當時安陵君還只是一介寵臣,無所依憑,江乙諫言安陵君要在楚王面前表示忠心,甘願隨楚王而死。安陵君同意了他的諫言,但三年不見行動,江乙見安陵君毫無作為,便想離開,不料安陵君卻說:"因為沒有好的時機,怎麼能去做呢?"幾個月後,楚王打獵,突生感慨,百年之後無人可與樂耶?此時,安陵君上前說道:願從君死!既表示了忠心,又贏得了楚王的信任,被封為安陵君。

現在很多人抱負不小,壯志勃勃,但是奈何無性,莽莽撞撞,總要壞事。且不說能力是否足夠,條件是否允許,就急急忙忙將自己推了出去,終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多少急功近利的人沒有大格局,大視野,專注於眼前的蠅頭小利,終日無所得!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2、大忠大義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

沒有了才會懂得珍惜,才會不斷提倡。沒有大道,才會有人提倡仁義,虛偽的、作假的,才會需要智慧去分辨;六親不和,家庭矛盾不斷,才會顯出孝慈的重要,才會被不斷倡導。國家若是一味強調忠臣,那便說明國已不國,內已昏亂。

天地之道,各行其是,若是一面缺了,必然會出問題。一個不斷倡導仁義良善的社會,也必是仁義良善缺乏的社會,若是人人皆具良善,也就不會再有人覺得仁義良善是一件亟待的事情。其實,我們都像個孩子,沒有什麼,才愈發叫喊什麼;孩子沒奶吃了,就會哭;長大了覺得不公平,會抱怨;成人了覺得世道不好,會感慨,會呼籲善良,那是因為我們的希冀和現實不符,缺少才會產生需求,凡事不可只看一面。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3、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居。"——《道德經》

鄒忌比美的故事盡人皆知,自視甚高,沒有能力立足,不會長遠。鄒忌不比徐公美,妻愛之,妾懼之,客求之,盡說鄒忌美於徐公。鄒忌諷諫齊王,齊王納諫,國之上下皆諫言不殆。齊國日盛,他國前來朝拜。

從中可以讀出,若是自我欺騙,認不清自己,便行不長遠,現在有多少捧殺的例子,沒有足夠的基礎和能力,有成就也會早早失去。去年和Gai周延同獲冠軍的選手,其下場便是例子。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如果自己強大了,有智慧、有能力、居於道,才能得到想要的成就,才會受到尊敬,才能實現夢想;而不是活在幻想和虛榮之中。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讀過了《道德經》,但是你會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