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摔面」爲什麼這麼好吃?老闆說和面時關鍵的東西是這兩樣


聽說海陽的“郭城摔面”特好吃,不知你吃過嗎?中午時分,全省各地去採風的攝影師光顧了姜常論摔麵館。

店面不大的麵館裡十幾張桌子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等候。

門口姜常論給我們表演了他們的摔面絕活。怎麼把面摔的好吃?姜常論說和麵時要講究“鹼是骨頭,鹽是筋”,和麵要掌握鹽鹼用量,面太硬摔起來沒感覺,太軟會一摔會斷,摔面要摔得恰到好處,這樣摔出來的面吃起來清淡、爽口。

據說,“郭城摔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出自郭城村而得名,現在已經成為海陽及周邊地區的一種特色的地方小吃。

只見他將一個麵糰雙手上下抖動幾次,三拉四摔,幾個回合,被摔成細軟的銀絲一樣。

他把摔好了的面飛手一楊,根根銀絲般的麵條飛進鍋裡。

“郭城摔面”主要特點是手工製作、面質精細,柔韌綿長。再澆上鮮美的湯滷,香味各異,味美可口的一碗摔面熱氣騰騰地端到你的面前。

我們一行從全省各地去採風的攝影師們吃過後均感到好吃無比,吃了一碗還想再吃一碗。我問每天能賣多少碗麵?姜常論說差不多300-400碗吧,這個老闆嘴上說這個數,攝影師看到這個場景說應該400碗也不止。

店門口兩側,貼滿了有關姜常論摔面的報道,姜常論說,現在自己也開了兩家麵館,作為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代表性傳承人”,想把“郭城摔面”做大做強,做成品牌快餐,成為郭城乃至海陽的飲食名片。(賀培玉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