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見的奇趣動物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2014年印度尼西亞攝影師萊西·塞巴斯蒂安(Lessy Sebastian)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拍攝了蘭花螳螂捕食蒼蠅的照片,彌足珍貴。蘭花螳螂的步肢類似於花瓣,其身體能夠根據蘭花的顏色改變顏色。它們在捕食中一般採取 “守株待兔”的策略,偽裝成蘭花的形態,等待昆蟲自投羅網。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在尼加拉瓜格拉納達蒙巴喬火山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一種當地特有的蠑螈——蒙巴喬蠑螈。由於氣候變化和棲息地遭破壞,這種蠑螈瀕臨滅絕。環保工作者正研究對其進行有效保護。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海豬”,其實並不是江豚,而是屬於Scotoplanes屬的深海海參。它們生活在深度超過900米的海底,其生活習性鮮為人知。與其他海參相比,海豬最特別的就是長有許多對增大的管足。這些管足與“水管系統”——棘皮動物特有的結構,內部充滿液體,在運動中相當於液壓系統——相連。水管系統內的液體可以使海豬保持形狀,也使管足能在海底爬行。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你看到的這種鮮豔的“貝殼”,實際上並不是貝殼本身,而是火烈鳥舌蝸牛的外套膜。這種軟體動物生活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水域,主要以有毒的柳珊瑚為食,但本身卻毫髮無傷。火烈鳥舌蝸牛會攝取柳珊瑚的毒素,並以此對抗那些潛在的掠食者。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達氏蝙蝠魚,主要分佈於科隆群島。外形奇特不但擁有極其嫵媚的烈焰紅唇(所以俗稱紅唇蝙蝠魚),頭上還有一個類似大鼻子的凸起。它們不善游泳,但可以把鰭當做腳,在海底行走。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澳洲棘蜥是一種澳洲特有的沙漠蜥蜴類,許多荊棘狀的尖刺覆蓋它的身體以及尾部。這使得他非常容易被辨識出來。雖然有一個兇險的名字,但是澳洲棘蜥是一種完全無害的動物,當它受到驚嚇的時候,會把自己的頭埋在它的兩條前腿之間。或者依賴於改變自身顏色,使之與周圍環境相融,以偽裝來抵禦掠食者。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這種看起來毛絨絨的大蛾子,學名叫委內瑞拉貴賓犬蛾,這種2009年新發現的蛾子看起來毛絨絨的很可愛,一些手工愛好者會以它為藍本製作了毛絨玩具。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歐氏尖吻鮫被一些科學家稱為“活化石”,是已經存活了1.25億年的尖吻鮫科的唯一物種。這種怪異的鯊魚生活在深海,其最顯著的特徵是一個向前突起的尖吻。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非洲食蟻獸也稱“土豚”。畫面中,這隻食蟻獸的頭和四肢的毛髮都是白色的,而身上和肩頭皮毛則是深棕色,看起來像是穿了一件小背心。

鮮為人見的奇趣動物

鯨頭鸛是一種像鸛的鳥類,名稱來自於它強大的喙。鯨頭鸛的喙寬大而粗壯,是世界上最寬鳥喙,寬12釐米,嘴端下彎成勾狀,體型高大,頭尤其巨大,也是現存頭最大的鳥。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點開原文,你會打開科學之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