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10分钱是否就一定买不错呢?不少朋友在选购固态硬盘的时候都希望选择一款性能适中、价格较低的产品。不同价位的固态硬盘性能到底有多大差别?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这个话题最好还是选择同一个品牌下进行对比才有价值,存储极客挑选了原厂入门级东芝TR200(SATA接口3D闪存)、MLC闪存常青树Q200(SATA接口MLC闪存)和新晋NVMe小生RC100(M.2接口3D闪存)三款固态硬盘进行对比。

首先是最常见的测试软件——AS SSD Bechmark跑分对比,通过GIF动图的展示大家能够看到RC100则凭借M.2 NVMe先天优势取得两倍领先,TR200则凭借更强的4K随机读写性能力压定位更高的MLC型号Q200。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不过到了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RC100继续领跑,MLC闪存的Q200扳回一城取得第二。相比AS测试呢,Anvil测试的项目更多,考察的数据块读写方式更详细,4K单线程不占优势的Q200终于是发挥出整体性能优势,超越了入门级的TR200。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PCMark 10有一项特别能体现固态硬盘作用的测试——应用程序启动。相比于人们自己的感觉,PCMark 10对程序启动速度的测量更为精准。小数点后第三位的精确度能让差距分毫毕现。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PCMark 10的对比就不用看动图切换了,直接对比即可:下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TR200、Q200和RC100。由于对比的是启动耗时,所以数字越小成绩越好(绿色标注为最优值)。虽然只是零点几秒的差距,但需要注意的是PCMark 10测试的这些都是最常用的操作,比如打开网页浏览器,这个操作在使用电脑中可能会用到很多次,直接决定了电脑的响应速度,简单来说就是流畅的快感。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除了PCMark 10之外,存储极客还测试了另外一款国内不太常见的Performance Test 9.0。除了整机评分之外,它还具备独立的硬盘测试功能,尤其是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使用方式,比如文件服务器模式、工作站模式、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功能非常强大。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File Server文件服务器测试:80%读取20%写入,全部随机存取,数据中有80%为随机内容的不可压缩数据。NVMe协议的RC100几乎是两倍优势领先。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Web Server网站服务器:完全随机位置读取,60%内容为随机不可压缩数据。RC100领先优势扩大到3倍。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WorkStation工作站:70%读取30%写入,80%为随机存取,80%数据为随机内容不可压缩。比较接近家用电脑的使用环境,RC100差不多有1.7倍的优势,Q200和TR200的性能表现则基本持平了。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Database数据库:90%读取10%写入,90%为随机存取,70%为可压缩数据。这个测试结果比较有意思,Q200在这里春哥附体,赢下了RC100!除了MLC闪存的天生优势之外,东芝Q200的8通道的主控在复杂数据读写条件下也展现出了自身的实力。Q200作为原厂MLC固态硬盘当中的亲民典范,4K性能看似一般的它,默默地展现了自己隐藏的实力。

不同价位固态硬盘用起来差距有多大?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名言在今天依然成立,TR200、Q200、RC100这三款东芝原厂固态硬盘基本是保持了性能与价格的同步提升。不过具体到不同的使用方式之下,还是有一定的差异:NVMe协议的RC100在绝大多数应用中拥有2倍左右的优势;一般日常办公游戏应用下3D TLC闪存的TR200和MLC闪存的Q200性能差异不大;混合读写或大量持续写入的环境(通常是设计类应用)下,八通道主控、MLC闪存的Q200具有较为明显的先天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