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作者/曾老師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點擊右上角“+關注”【環球績效方舟】頭條號,長期分享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的專業知識!)

引文

昨晚,一位老闆給我打電話,他說:我想在公司推行全員績效考核,準備用KPI,希望我給一些建議!他的公司目前有30人左右,規模不大,但效益還可以。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接下來,我就沒好意思再繼續追問了,我敢肯定的是,他的公司肯定沒有!

比如

  1. 有配套的培訓體系嗎?
  2. 有監控體系嗎?
  3. 員工有職業生涯規劃嗎?
  4. 有沒有明確的教練定位?
  5. 甚至有沒有正直的責任文化?……

這位老闆的思維,是中國很多中小企業老闆縮影,他們並不清楚為什麼要做績效考核,只是覺得別的公司在做,自己的公司也要有。實際上,KPI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小企業。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為什麼中小企業要慎用KPI?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1、KPI考核適用於大企業並且是高薪酬、高福利、企業績效文化優秀的企業。中小微企業因為各方面機制不健全、薪酬福利待遇也達不到高標準,所以不適合推行KPI考核模式。

2、KPI作為績效考核衡量的工具,其本身不具備激勵的功能,即使勉強與激勵掛鉤,由於力度小,產生的效果並不太理想。

3、KPI會導致員工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員工很少會關注與自己考核指標不相干的事情,也很少關注企業長期利益和整體利益。

而事實上,員工真正想要的是績效激勵而非績效考核,簡單來說就是:

  • 可持續增長的收入
  • 相對和諧的工作氛圍。

所以企業要做的就是打造好有激勵性的薪酬機制文化能量場,讓員工的收入有持續增長的空間,快樂地工作,同時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結果!

只要當員工的收入和企業利潤掛鉤時,企業才能越做越好!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企業無論在什麼階段,這3件事情都特別重要:

  • 1、商業模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向客戶收錢;
  • 2、分配模式:是企業動力的源泉,向員工分錢;
  • 3、生態環境:是企業的正能量場,企業文化的體現;

一個企業不管規模大小,文化氛圍都是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結果。所以不管企業大小,首先要著手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員工每天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難免對工作會產生厭煩,抱怨,而負能量累積多了,一旦爆發就會導致嚴重後果。

積分式管理:

一、什麼式積分式管理?

在學習、導入積分管理模式前,一定要對積分有正確、深入的認知:

1、積分不直接等於錢:

積分管理歸屬於文化驅動,首先著眼於精神、榮譽,當然也需與一定的物質、福利、獎勵相關。

2、積分可以長期積累,永不清零:

可以通過信息系統進行自動計算與積累。

3、積分是公平、透明的:

員工可以查詢任何人的積分及其明細,積分還要定期公示、排名。

4、積分具有獎、扣雙重性:

獎分是即時的欣賞與鼓勵,扣分是保障制度、標準的執行,同時也是維護企業的自動運轉。

5、積分具有綜合評價性:

當積分做到深入、細緻、全面時,它就成為全面衡量員工工作表現、貢獻、價值的工具。

6、積分標準設計要遵從的三原則:

優秀之事、分外之事、特別之事。在原則性的基礎上,讓各級管理者擁有一定的靈活性。

7、積分操作對管理者要有高要求,如果管理者違規扣分,要雙倍扣款。

8、積分操作還要具有人性化的設計,如員工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減半扣分。

9、積分的激勵設計尤其重要,包括對積分排名的激勵、對積分獎券的抽獎與物質兌換,因此做好預算規劃,做到適度的投入有積極的意義。

10、積分獎勵與福利可以逐步融合,讓福利具有更好的激勵價值。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積分式管理有哪些實際價值?

  • 即時激勵員工的每一個好的表現和不好的表現;
  • 以更客觀的數據反饋對員工的評價;
  • 員工對評價的結果一般不會有太大的異議;
  • 每天、每週、每月都在自動建立員工標杆;
  • 激發員工對榮譽的重視,挖掘人的內在需求;
  • 將績效考核結果納入積分系統,實現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 擴展多元化激勵模式,隨時激勵,不間斷;
  • 將積分長效化,以豐富的未來價值吸引員工長期服務;
  • 建立激發執行力、創造力的管道和快樂工作的凝聚力環境。

【積分式與評分有什麼區別?】

  • 積分採用累計式,評分採用回顧式;
  • 積分以員工的創造為導向,評分以評估人的意志為導向;
  • 積分強調工作標準,評分強調評估標準;
  • 積分是行為發生時的即時體現,評分是定期的綜合評價。

傳統記得績效評分有哪些問題?

1、評分採用回顧式:

年底的時候,憑藉領導人對員工朦朧的記憶來打分。員工做了什麼重大貢獻事情,到了年底才被提起,沒激勵性。如果忘記了,那員工就等於白乾。

2、主觀色彩太強:

給員工評多少分,取決於領導人的印象,主觀色彩太強,能說會道的員工可能因為拍馬屁得到好評分,默默幹活的老實人可能只能啞巴吃黃連,無法讓人心服口服,甚至還可能淪為腐敗的工具。

3、評分週期太長:

績效評分可能每月每年就一次,對員工來說沒什麼感覺,更沒有多大激勵性,有等於無。

通過比對,很容易發現積分式的獨特價值,它更強調員工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與過程負責,更強調及時性、客觀性,更好的將工作標準與行為表現進行掛鉤,更有效的體現管理者的檢視、督促、激勵的能力與作用。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積分操作關鍵要點:

1、公司送出再多的獎券,激勵成本不會提升,預算不會超支,只會把錢的激勵價值最大化。

2、年會每年都要開,送出的獎券,只是增長某個員工的中獎概率。

3、激勵一定要及時,看到了員工有好的表現,一定要及時通過獎分及時認可,不要讓老好人吃虧。

4、獎券要獎勵優秀之事,分外之事,特別之事,鼓勵員工多承擔更多責任。

送生病的同事去醫院,被公司獎勵30C,十分感動,其他人分分學習主動做好人好事。

5、快樂大會上,員工們分成三個小組,參與節目表演PK,在快樂的氛圍中,團隊緊緊凝聚在一起,感情更好了,也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案例分享:

老王經營一家餐廳,平時員工流失率很大,每月都在招人,學習全績效系統,導入積分式以後,員工日常工作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流失率下降了30%,以下是積分落地場景:

1、小李因為端菜時微笑服務,被客戶點名表揚,獲得10C分,得到獎券一張。快樂大會時,因為這張獎券,抽中了一臺蘋果七手機,激動地說不出話。

2、小週年度積分總分第一,獲得積分王稱號,得到了2000元獎金和榮譽證書,其他人暗自較勁明年要超越他。

3、小紅因為送生病的同事去醫院,被公司獎勵30C,十分感動,其他人分分學習主動做好人好事。

4、快樂大會上,員工們分成三個小組,參與節目表演PK,在快樂的氛圍中,團隊緊緊凝聚在一起,感情更好了,也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員工積分做好了,業績結果必須更好!

  • 員工首先應該做有價值、有指向的努力!
  • 做好每一天,才能保證每個月有好的結果!
  • 鼓勵履行工作職責、執行企業規則,強化執行力!
  • 打造欣賞快樂積極的生態文化和績效文化!
  • 將保健因子轉化為激勵因子,員工的福利應該由自己創造!
  • 貢獻越大的人,才有資格享有更多的福利!
  • 通過ABC積分排名,量化工作價值,增強通往目標的過程激勵!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積分管理的四大關鍵元素:

1、積分

通常會分為A、B、C、D分

  • A分,日清分、基礎分,衡量員工工作表現的數據,由每天的工作獲得,是晉升和獎勵的依據。
  • B分、價值分、臨時分,價值分。由平時的主要工作獲得,可以作為晉升評獎依據。
  • C分、獎券分,用於快樂大會,年會抽獎。可以通過做分外之事,優秀之事獲得,每一次獎分都可以得到獎券,並用於抽獎。這樣可以使得員工在快樂大會的中獎概率,取決於擁有券的數量。
  • D分,福利分,可以用於兌換公司福利,依據業績表現獲得。

▲積分可以實現局部或全面衡量個人貢獻

▲用量化的方式嘉許並記錄員工的優異表現

▲ 團隊PK與剌激 (小物質、大剌激勵)

▲ 鼓勵員工積極正面付出的行為,幫助員工調適自己的行為

2、獎券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 直接、快速、當眾嘉許、欣賞;
  • 抽獎——神秘禮物
  • 保持新鮮的期待感

3、積分管理登記:積分永久使用不清零;

4、快樂大會

員工需要的是績效激勵,不是考核!用了這套薪酬模式,人效翻倍

積分式的操作步驟:

1、制定計分標準,那些工作可以加分,哪些工作可以獎分(獎券)

2、宣讀積分標準,確保每個員工可以清晰瞭解。

3、積分標準導入軟件,並讓員工根據實際情況自助申請積分。(沒有軟件也可用excel表格記錄和統計)

4、每月檢視積分落地情況,策劃快樂大會。

企業不做績效管理,等於沒有管理,政府也一樣,中小企業主們,你還在用固定工資嗎?你的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是怎樣的?歡迎私信和曾老師交流。

文:曾老師

長期從事績效薪酬設計研究和實踐;

足跡踏遍五湖四海,為廣大企業診斷把脈;

救死扶危,誓做企業薪酬績效改革的踐行者!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