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做活「七篇文章」實現「撐杆一躍」

本報記者 曹儒峰

本報通訊員 陳淑鋒

“非常震撼,白佛山經過改造,建成雲禪寺、大佛殿、緣起樓等景點,湖光山色,文化濃郁,是值得一遊的好地方。”記者近日在泰安市東平縣採訪時,從濟南自駕來旅遊的王成興奮地說。

東平:做活“七篇文章”實現“撐杆一躍”

據瞭解,白佛山景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投資50億元興建,項目突出佛教文化特色,與泰山道教、曲阜儒學形成“三教匯聚”文化旅遊圈,將與東平湖景區共同打造“山水兩日遊”精品路線,形成“禪山義水”旅遊特色,為東平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佛山景區的鳳凰涅槃,是該縣轉換動能、聚焦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泰安市委副書記、東平縣委書記張濤介紹,東平縣立足實際,堅持黨建統領,堅守“民生改善、生態環保、穩定和諧、廉潔從政”四條底線,做活“產、城、山、水、鄉、土、路”七篇文章,強化“改革、環境、實幹”三個保障,努力實現東平“撐杆一躍”。


高質量的發展在於高質量的產業。東平縣以“三強”企業培植為抓手,堅持“企業集中、產業集聚、生產集約”,實施“十百億企業培育工程”,提升產業層次。山東龍美生物醫學科技集團,由留美博士王傳華投資6億元創辦,是一家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臨床診斷試劑研銷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生產的腫瘤標誌物檢測試劑、DNA提取試劑等產品業內領先,一舉為該縣醫藥產業的壯大奠定了基礎。據悉,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0家,化工、造紙、橡膠、旅遊等產業群峰競秀。


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畫中,東平縣城被推薦命名為國家衛生縣城,多年保持國家園林縣城稱號,在這裡,如同置身秀美的山水畫卷。為做好“城”的文章,該縣精繪規劃一張圖,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城鄉一體化規劃,明確功能定位和區域劃分,推進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突出精品一把尺,加快棚戶區、城市水系等改造提升,讓城市有根有魂、有溫度有魅力;精細管理一條心,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提升城市顏值,探索數字化城管模式,打造智慧縣城;下活經營一盤棋,綜合運用土地資本、地域空間等要素,整合城市資源,由建設城市轉向經營城市。


該縣大羊鎮是一個山區鄉鎮,立足實際,發展核桃種植4.8萬畝,年產量600萬公斤,榮膺“中國核桃之鄉”美譽,“大羊薄皮核桃”成為國家地理商標,生態優勢釋放生態紅利。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先後實施了“綠滿東平”“清河行動”“淨湖行動”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開展了控砂治石、治汙拆違、掃黑除惡“三大鐵腕行動”,推行了“河長制”“湖長制”等制度。據瞭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東平湖流域水質常年保持3類標準以上,山清水秀成為常態,生態底色愈擦愈亮。


東平:做活“七篇文章”實現“撐杆一躍”

東平是黃河、大汶河、大運河眾水匯流的魚米之鄉,曾“因水而興、因水而衰”,隨著東平湖功能由蓄滯洪水向蓄水、調水、供水轉變,該縣轉變思維,變怕水避水為養水護水,變被動防水為科學用水,加快“因水復興、因水再興”的進程。為做好“水”的文章,該縣著力抓好“提質”“潤城”“興產”三個重點。“提質”就是強化水資源蓄積、修復和保護,爭取實施金山壩加固、引黃濟湖工程,讓東平湖多蓄水蓄好水,對內涵養水源、優化生態,對外供水調水、增加收入。“潤城”就是完善提升城市生態水系,打造清水廊道,以水帶綠、以水建景、以水養城,打造“生態水城”“活力水城”“魅力水城”。“興產”就是將水資源利用與休閒旅遊、生態漁業、臨港經濟等產業共同謀劃實施,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據瞭解,該縣泰安港已建成,東平湖航道、大清河航道、沿湖碼頭正在建設,航運經濟、物流產業蓄勢待發。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東平縣抓好“人地錢”三個關鍵,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首先是人的振興,該縣改善創業環境,加大人才培育,明確27類123個“最多跑一次”事項,今年開展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種養加技術等培訓120多次,培訓3700多人。就“地”來講,該縣抓住被列為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機遇,推行土地股份合作、集體置業股份經營、集體資金股權量化等模式,科學分配利益,使農村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就“錢”來講,該縣發揮政策資金、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鄉村振興。銀山鎮耿山口村黨支部書記耿進平在黃河灘區遷建中,毅然自掏腰包,彌補政策性資金的不足,保障了工程推進,體現了黨員情懷。據瞭解,該縣堅持“生活社區、生產園區”兩區共建,庫區移民避險解困、黃河灘區遷建、易地扶貧搬遷“三大工程”共建設社區29個,已建成11個,近6000戶群眾喜遷新居。同時,建設1個扶貧產業園、4個移民產業園,各鄉鎮建設1個特色產業園,9000餘名群眾家門口就業,提供了脫貧攻堅的“東平答卷”。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該縣著力增加城鄉建設、經濟發展可利用土地,做好“土”的文章。通過藉助棚改政策,加大城中村改造,對騰空置換的土地進行收儲;開展閒置低效用地專項治理,挖掘盤活存量用地;結合“三大工程”建設、廢棄礦山治理、閒置魚塘整理、拆違拆臨等,加大土地復墾。據統計,該縣先後辦理“三大工程”用地3627畝,有效拓展了發展空間。


交通是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支撐,東平縣一方面聚焦外部道路通達,積極爭取泰東高速建設、泰東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建設京杭運河復航、青蘭高速連接線、寧梁高速東平段等工程;一方面完善縣內城鄉道路,加快建設城區斷頭路、湖區環湖路、疏港公路等項目,打造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