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身家35億的北大90後青年 最難時剩400元給7位員工發工資

26歲,對不少人來說,應該是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或者剛剛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而1991年出生於安徽淮南的戴威,已在最新的胡潤百富榜上,憑藉35億元的財富位列第1214名(與70多組“選手”並列)。

他是身家35億的北大90後青年 最難時剩400元給7位員工發工資

2016年1月30日,ofo共享單車創始人兼CEO戴威趴在國貿三期商城的圍欄上,和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感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錢。他倆有點暈乎乎的,因為剛剛拿到金沙江創投A輪投資:1000萬元。

不過,他們沒有預料到,半年後,ofo和競爭對手摩拜單車成為2016年下半年最熱門的創業項目。4個月裡,ofo相繼完成4輪融資:

8月,A+輪,1100萬元;

9月,B輪,1200萬美元;

9月,B+輪,數千萬美元;

10月,C輪,1.3億美元。

投資人的蜂擁而至,也許是源自恐懼:害怕錯過可能成為未來巨頭的機會。

他是身家35億的北大90後青年 最難時剩400元給7位員工發工資

創立 ofo

熱愛騎車的他抱有腔熱血,結束支教之後,他和朋友開始醞釀一份“自行車的事業”。

完成了第一次創業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必須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要擊中真實的痛點。此後共享自行車的概念進入他的腦海裡。

戴威就讀於北京大學,還曾在青海支教了一段時間。2014年,熱愛騎行的他與4名合夥人開始了共享單車的創業。一開始他們拿出的是騎遊項目,但遲遲融不到錢。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2015年上半年,戴威一度遭遇人生最苦悶的時刻——近十名ofo員工工資已發不出來,更找不到創業的方向和前景。經過數月調整,ofo選擇轉向單車共享平臺。

2016年1月底,戴威和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甚至有點“暈乎乎的”,那時候他們剛拿到金沙江創投的1000萬元A輪投資。他們也沒有預料到,半年後,共享單車成了當年最熱門的創業項目。

今年6月,戴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ofo營收的主要來源是用戶的騎行費用,而其他的盈利模式都是錦上添花,他預計,ofo在今年將實現收支平衡,2018年將實現盈利。

大概是2015年4月底的時候,ofo的賬面上只剩下400元錢,我們的2個程序員、5個運營還等著發工資。包括馬上就要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的張巳丁都在頗為憂傷的說道:“覺得這個公司要死了,自己畢業後還是要去修文物了。”

那個“五一”假期,我在夜裡無法入睡,常常騎著自行車在大街小巷閒逛,這段經歷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深刻的反思。我相信很多年輕的創業者跟我那時候心態差不多,為了什麼創業呢?就是為了面子創業,周圍都能融到錢,為什麼就我們不行?心態非常浮躁。

在那些深夜裡,我也想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走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想到的方向都不是剛需,有固然好,沒有也無所謂。當時我們選擇的產品太弱了,只是一個want(想要),而不是一個need(需要)。

大家都知道最早ofo是在北大開始投放的,所以我就開始認真考慮大學生們的“痛點”。

大學四年,我自己在學校裡也丟了5輛自行車,我相信很多人也都遭遇過自行車被偷的經歷,所以如何解決大家的丟車問題這就是一個痛點。

我們的設想是,自己採購一些車,也讓同學們把自行車交給我們,以“所有權換使用權”,可以隨時隨地使用ofo平臺上的任何一輛車,這樣就不用總是擔心自行車被盜了,也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ofo無樁共享單車模式:自行車被裝上了密碼鎖,手機掃碼後獲得開鎖密碼,按騎行時間或里程計費。

可以說這就是ofo一直在找的一條很長的賽道,它的起點終於出現了。

共享單車雙雄局面已經形成

他是身家35億的北大90後青年 最難時剩400元給7位員工發工資

在以前,要說到“紅橙黃綠青藍紫。”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彩虹,而現在人們想到的多半是滿大街的共享單車。

由於門檻相對較低,共享單車剛出現時,行業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場景,但隨著競爭的加劇,殘酷的淘汰也在進行中。大數據分析公司易觀指出:

“2017年6月,悟空單車和3Vbike相繼退出共享單車市場。這些退出市場的共享單車品牌均存在著技術能力薄弱、車輛品質不高、車輛投放不合理等問題。在行業領頭企業宣佈獲得鉅額融資的同時,個別企業因自身經營原因被迫停止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行業深耕者與追風者的處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共享單車市場洗牌已初見端倪。”

根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在2017年6月,ofo共享單車與摩拜單車分別以51.9%和45.2%分別佔據中國共享單車APP活躍用戶覆蓋率的前三名,從該統計數據來看,顯然呈現出雙寡頭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