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你也许会从很多地方看到过他的名字,比如朝日啤酒的设计海报,披头士演唱会的海报,又比如细江英公为三岛由纪夫拍摄的摄影集《蔷薇刑》的设计,还有寺山修司实验剧团的舞台设计中,后来我们又曾在各种展览中多次看到横尾忠则的绘画作品,横尾重则形容自己的人生每十年便会以伤病为征兆,展开完全不同的转变,每次转变的未仆都不能停止他的脚部,他像一个真正的武士,无所畏惧的前行着,究竟横尾忠则的正体是什么,也许就像三岛由纪夫对他的评价一样,“在横尾忠则内心幽暗的深处,不是一个不断退缩转往内心的疯狂世界,而是一片辽阔充满讪笑的乐土。”

1936年出生的横尾忠则,现年82岁,他的人生可谓比小说还要精彩,职业生涯的开端始于一个舞台设计师,后来通过设计商店包装和商会海报进入到设计行业。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1960年,横尾忠则得以进入日本乃至世界平面设计圈都侧目的日本设计中心,早期他总是清闲无事可做。下班用情色电影来排解焦虑,投向感官世界以寻求慰藉,这段独特的“青年回忆”,却也形成其日后作品风格的某些基因。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1969年横尾忠则曾为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战争结束,就看你了!(War Is Over! If You Want!)》演唱会海报做设计,并被邀请至演唱会现场,献唱歌曲《纲走番外地》。”由于五音不全,乱编歌词,被台下学生观众扔烟雾弹和垃圾。现场一度失控,最终窘迫地跳窗逃走。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与寺山修司关系密切,并共同创立实验剧团“天井栈敷”。两个身染怪癖的人,在交往中也闹出诸多笑话。因为新奇,横尾忠则曾将寺山修司家电话答录机唱歌录满。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这件事时,横尾说 “我不知道电话有留言答录功能,吓了一跳,可能是因为有趣,所以我打了好几通电话并对着答录机唱歌……一时兴起太过兴奋,有几通电话就像是狂风巨浪在怒吼一般,还唱了西乡辉彦的《星星的弗朗明哥》。”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1968年横尾在纽约体验了吸食大麻。他说吸食大麻的感觉如同吃了毒菌子一般,幻觉中自己变成了耶稣,并对在场的美国人发表世界和平的演讲:“用我们的手改变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他还觉得自己变成一件和服,被一位男子穿在身上。回国后横尾将大麻体验传授给设计师朋友及川正通,及川后来曾因怀疑持有大麻被警方拘捕。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1970年,横尾遭遇交通事故。修养期间,他被乔治·亚当斯基的书籍洗脑,开始关注UFO,并连续十年向天空传送意念,企图召唤外星人。后来在他的很多创作中都有UFO的元素。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在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功让他享誉世界,1968年,横尾忠则的设计作品参加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Word&Image”的展览。4年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个人展览,将这位日本平面设计师引向了国际舞台。横尾忠则逐渐被西方世界所知悉,并被誉为 “日本的安迪·沃霍尔”。

但在1980年,横尾忠则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观看了毕加索的回顾展,这场展览彻底改了他的人生轨迹。正如他本人所言, “走进展览前,我是一位平面设计师。走出展览后,我就是一位艺术家”。他随后发表了 《画家宣言》,宣称自己将从设计行业 “退休”,转向绘画创作。我们可能无法与横尾忠则走进同一个展览现场,也无法感受他所感受到的毕加索作品的震撼,究竟为什么横尾忠则放弃了他获得职高评价的设计而转向绘画,这个艺术顽童眼中的毕加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年82岁的横尾忠则为你还原1980年他所看到的一切。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

是毕加索展览排起的长龙让我成为了画家

横尾忠则与毕加索之间有很深的羁绊,特别是在1980年,MoMA举办毕加索展览时,您以此展览为契机发表了《画家宣言》。

横尾:是的,像那种规模以及精彩程度的毕加索的展览从那以后几乎没有,在展览中也展示了毕加索很重要的作品《格尔尼卡》,当时这幅作品还没有被归还给西班牙,而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也还未开馆。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当时展出的作品非常多,使用了整个MoMA展馆进行了展示。

横尾:据说当时的展览包括素描作品总共有1000幅作品,整个MoMA都是毕加索的颜色,当时在展馆附近似乎是有庆典活动,周围到处都是人,但进入美术馆之后一样不得了,人山人海,前面的人不动的话后面的人根本无法进行观看。

这种氛围就好像《蒙娜丽莎》来到日本进行展出一样吧。

横尾:是这种感觉,但也正是拜这样的观展经验所赐,我才决定向绘画转变。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为什么呢?

横尾:因为前面的人不动嘛,所以在原地不动的时候只有一直盯着画看,我会观察画面中各种细节,比如这些绘画都是并排排列的,然后每幅画上面都有日期,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画的日期相隔几乎都是一天左右,我所惊奇的不是毕加索创作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而是他昨天画的画与今天画的画的样式完全不同,当发现这个不同的时候,我开始觉得“绘画这样画才对啊。”

其实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以成为画家为个人意志的,总是听人家说 “画家的画没有主题和风格是不行的。”“作品要有作者性。”但这些话都是废话,毕加索就没有这种所谓的作者性,他的作品是逐渐将自己释放出来的。

当时,我还在做平面设计,以一种极其任性的状态,但当我看到了更加任性的,任性到无所谓的毕加索的绘画时,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如果不是毕加索的绘画,我可能无法理清我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

这之后,我对平面设计的热情逐渐消减,相反的想要画出“新绘画“的心情却与日俱增。说句玩笑话,就好像是进入美术馆前还是一只猪,但从美术馆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精装的火腿罐头了。(笑)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平面设计是我的天职,这一生都将从事这项工作,但在美术馆中,这种想法逐渐开始产生变化,到我出来的时候,就好像变成了火腿或者是香肠之类的感觉。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真是有趣的比喻。

横尾:在日本似乎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变化就是唯利是图。”但毕加索却不是,在他的世界里,变化就是生命,并且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他也在不断不断地改变自己。我从他不断改变的作品中似乎获得了某种启示。那时我45岁,对我来说转型也好像变得有些晚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那时想,如果现在不做可能就再没有机会了,再转过头想想,45岁开始转型做艺术家的不是还有让·杜布菲和亨利·卢梭么,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所以45岁说不定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另外我和毕加索还有一个很奇妙的故事,1972年我在MoMA举办个展,同时期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展览也将举行,而我们展览开幕的日期是同一天。这样说起来,好像有点是我擅自将我和毕加索联系在了一起呢,但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展览2个月之后就结束了,我的展览因为受到了好评,展期被延长了,最终展示了4个月的时间。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折服于毕加索作品的自由性

观看毕加索的作品时,你想到了什么?

横尾:事实上,我是无法平静地区观看毕加索的绘画的,我的情感总是会先行一步,也许这样说有些夸张,但在观看他的作品的时候,我似乎是在直面“如何生存?”的问题,当然这或许也因为我在观看的时候欠缺冷静的思考,因此而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无法去思考一些比如“这里原来是这样画的啊。”之类的问题,因为我的眼睛和头脑没有连接在一起,似乎头脑是无法思考的,而相反是身体在思考,身体在对我下达命令一般。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毕加索的创作是非常自由的,他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那你是否尝试过违背自己的生活方式?

横尾:是啊,毕加索是那么的自由,所以我没有想过要像毕加索那样画画。我是因为去看了毕加索的展览然后才决定当画家的,那么相信应该也有人会说是从毕加索的作品中受到了某些影响。但其实不是的,这些都来源于毕加索的生活方式,毕加索的自由性、作品的适当性,策略性、剽窃主义、欺骗手法,我们是被这些东西所击中的。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在美术馆的收藏中,有着毕加索十几岁,二十几岁以及80岁以后的几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我个人觉得毕加索晚年的作品更为有趣,你怎么看待他晚年作品中的自由性?

横尾:毕加索是在91岁的高龄去世的,那么那个时候我想毕加索应该是像小孩子一样在画画。所以他应该是在80多岁的时候,其创作生涯就已经结束了,虽然毕加索本人不见得会这样认为。但人在90多岁的时候,都是像小孩子那样,充满了纯粹的质朴的精神,在人生的最后,毕加索也应该是想要变成小孩子那般,尽管实际上他不可能变成小孩子。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先生最近出版了《创造&老年》一书,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你晚年的事情,如果与同年纪的毕加索面对面的话,你会是什么感觉?

横尾: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毕加索那样的老人,对于他那样强大的老人来说,我还是一个弱小的老人。

变成老人之后,时间变得总是不够用,前两天我刚刚过完了82岁的生日,变成老人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所有的野心欲望愿望梦想执着都好像消失了。年轻的时候这些东西曾是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去创造一切,但当我步入80岁行业,社会概念逐渐淡泊,什么事情好像都变得无所谓了,这种想法在我50岁的时候没有出现,虽然感觉当时没有还是很好的,但如果没有到80岁可能我永远也无法获得这样的心境,但我看毕加索的作品,也许他是在更早一些时期就产生了这样的心境,也许在他30,40岁左右就已经变成了老师,或者更夸张一些说,2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老人的这种豁然了。

所以说,能够早一些像老人一般看得开是很重要的,小林秀雄在59岁的时候曾说“如果以年轻人的思考方式去进行思考的话,那么好不容易到的这个岁数岂不是没有价值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是59岁,但已经有这种意识了说明他要比这个年纪更早就有了老人意识,老人的意识其实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已经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了,我过了80岁才离开始接近这种状态,但毕加索很早就有这种意识了,这种意识说是老人意识其实也可以说是孩童意识。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先生也曾出版了《傻瓜修行》,傻瓜也是一个关键词吗?

横尾:变成傻瓜的意思是从社会普遍的想法以及规范中脱离开来,当你开始脱离出来的时候也许会有人说你是傻瓜,但不这样做的话是无法对人世间的事情产生出悟性的,比如说在美术的世界中,总是有“某某的某个时代很好”这样的判断,但这种完全是废话,用这样的方式去看绘画的一个切片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所以试图只用学术知识和教养来学习绘画是完全没用的。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从毕加索的影响中逃脱出来

如果能够与毕加索相遇的话,你觉得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横尾:我曾经觉得如果遇到了毕加索应该是很伤脑筋的一件事,但现在这个年纪,觉得也许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形容与毕加索相遇会伤脑筋的,除了和他相遇的女人之外,我想应该也只有横尾先生您了。(笑)

横尾:女人的事情,应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烦恼的吧,但我想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是毕加索的受害者哦,不过大家也只能认定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吧。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您提到了您在看毕加索作品的时候,脑以及身体的活跃,我看您的作品的时候也会觉得动脑思考您的画作很有乐趣,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情感的涌现,而我的思绪也如泉水一般不断地涌现出来。

横尾:我的作品,可能同一天画的作品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绘画风格,这一点也许是活用了毕加索作品的原理、原则。我至今也没有固定的风格,时常是昨天的画和今天的画完全不搭边。

也许也是因为我并不是美术院校毕业,现在的美术教育中,都希望学生能够尽早确定自己的制作方向以及确定的主题,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老师会告诉你无法获得业界的评价,但在我内心,其实早就将外界的评价抛弃了,虽然确定了一定的方向被认可之后再坚持这样的创作就好了,但我本身的情况是,我会很厌恶被评价,对于评价是一种本能的反抗,这种反抗也许是从毕加索处获得的影响。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但横尾先生的绘画正是因为没有被束缚在同一风格中,因此在看画作之前也会特别期待,也会画更多的时间去看,那么您的作品中就没有一幅绘画是相似的吗?

横尾:同一风格的绘画也是有的,但我一个时期最多能持续2-3个月,一旦我的表现主题发生了变化我的表现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最近我每天的风格都不同,上午的画和下午的画就会产生区别。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好像是有多重人格一般。

横尾:与其说是多重人格,不如说是没有任何一个固定人格?我也有不知道画什么的时期,在完成一幅画的时候,我会像是关系者以外的人一样觉得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画画啊,以他人的目光去观察作品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当我舍弃评价之后,我的绘画也不会有发展成那种艺术至上主义的可能性。

但令我比较震惊的是,当我试图想要画一些不一样风格的画时,还有人会看出来某一幅画是横尾忠则画的,反倒是“这是谁画的?”这样的反馈才会让我知道我又一次做出了和自己风格不同的东西,因此我总是会有一种不安,觉得我的画还是会被一些人认出来,我觉得作品如果能够达到一种它似乎不属于任何人,没有任何人的印记的状态是最好的,但我总是达不到,也许我死了以后我的作品才能达到这种不属于我的状态,但现在我还活着,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了。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毕加索在去世之前一直坚持不懈地创作,这一点我觉得您和毕加索很相似,即便是高龄了也还在创作。

横尾:因为是毕加索,所以毕加索做什么都很毕加索,就算只画一条线也是毕加索,所以我觉得在后期他其实是在与自己战斗,即便不是毕加索也想要画一条线,也许他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而创作的,那么也正是这种想法又创造了新的毕加索。

毕加索应当是有惊人的自控力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自我的,但在艺术的世界中,如果没有很强烈的自我性是不行的。在“Post-Picasso”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家对毕加索表示的尊敬,比如安迪·沃霍尔,贾斯培·琼斯,我的作品也在展览中出现了。对毕加索的致敬也构成了更为立体的毕加索,在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毕加索,如果只是对毕加索一五一十地描绘出来那才不是真的毕加索呢。

相反的,毕加索本人也曾致敬委拉斯开兹和马奈,但他当时的致敬却是满怀恶意的,将作品和原作者画得几乎一模一样,他的这种致敬应该会把对方气得半死,我觉得对人致敬,总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才算是致敬。(笑)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安迪·沃霍尔曾很反对毕加索,但后来却被毕加索的作品同化了后来甚至是敬仰毕加索,我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您认为这两位之间算是一场艺术界的战争吗?

横尾:在西方总是喜欢从对立面去思考问题,如果有两者意见不统一的话就会产生争辩,但在东方却不会让争辩发生,总是会想办法去同化对方,我认为这源于东方人的人生观以及历史观,从而对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不是黑就是白,但在东方却不会非常地黑白分明,是灰色的。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这与您提到的舍弃自我的状态似乎有些相似。

横尾:但其实我们是无法真正舍弃自己的,也正因此我们才能继续画画,但是换个说法,如果舍弃了自我,生存也就是不必要的了,我们能够出生,一定也是因为有着没有完成的问题,那我们活着的时候就需要一点一点地消解这个问题,完全消解完这个问题的人能够涅槃,到大部分人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任然在解决问题的旅途中。

那些伟大的学者、哲学家或者是总理大臣们他们人生的结局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我们将自我全部舍弃掉了,那么世间也将不存在任何物质,这是宇宙原理所不允许的,当人们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物质的,领悟之后人也将不再是物质化的,他也就不再需要一个躯壳,所以对于能够真正舍弃自我的人来说,也就不需要再活着了。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您与毕加索与同为艺术家的女友吉洛的儿子克劳德也曾交流过,他有提到过他的父亲吗?

横尾:我与克劳德曾有过私人见面,他一直在说他父亲毕加索的坏话,但从他对父亲的怨言中我听着听着就变成了他似乎在以父亲是毕加索而感到自豪,明明在开始的时候却是在说父亲的坏话。虽然他好像一直在说父亲的坏话,但却没有离开过父亲,利用着父亲展开个人业务。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与毕加索相遇的女性,很少有得到善终的,在他的家族中也有很多人的人生是不幸的,他的家人们应该也很希望能有一个平静的人生,但事实上,社会上却有很多恶意的言语在攻击着他们,真是很不可原谅呢。

横尾:美国的记者曾经出版过一本全是说毕加索坏话的书,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却从中感受到了毕加索的魅力,对于艺术家来说用社会常识来规范他们的话,他们可以说是不正常的人,但艺术家们每天非常疯狂的学习,疯狂的画画,很多人甚至想要变得疯狂但却无法达到疯狂的状态,他们是多么想要变成毕加索这样的非常人啊。

对于我们来说,艺术家描绘的风景并不是离我们有些远的风景而已,那些地方是需要你真正去过,更有甚者是需要和艺术家遭遇了同样的危险之后才能理解的风景,自己通过身体去理解的过才有评判艺术家作品的资格。

横尾忠则 看了毕加索的画,我就像从一只猪变成了精装火腿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