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拳點穴|點穴療法

若是把我們的身體看作是透明體,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線路圖,而在這些線路上面佈滿了一個個連接點,這些錯綜複雜的線路就是人體的經絡,而這些連接點就是我們本文中所說的穴位,其實穴位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穴位療法也是中醫治病最常用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中藥的內部調理以及刺激穴位,達到養生祛病的目的,兩儀武醫治病中的穴位療法其操作方式相對兩儀混元治病來說比較簡單,滲透力比較強,通過穴位的刺激讓血氣真正的循環起來,從而有利於放鬆肌肉、解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延年益壽的功效。

兩儀拳點穴|點穴療法

​按摩與點穴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手法不同導致勁法不同,兩儀拳的精髓是點穴及解穴,招法奇特,式式生風,拳速極快。十二勁法內分四向拳:手袖翻霧極,混元翻太極,手袖手出在西方屬金,噌噌陰,打直勁,出手為陽打出去為陰;霧極手出在南方屬火,撲撲陰,打篡勁,出手為平掌為陽,打出去變拳為陰;混元手,出在在東方屬木,掂陽扔陰打邪勁,陽掌變陰拳也叫裡勾勁;太極手,出在北方屬水,打瀉勁,崴胯陰,打跨胯勁,有陽變陰。

十二勁法包含,撈勁、靈勁、裡勾勁、外背勁、篡勁、瀉勁、寸勁、切背勁、釘釘勁、擰擰勁、直勁、顫抖勁,使用十二勁法能瞬間點擊人身36處任何一道穴位,被擊中者立即崩潰,有一招致敵而不傷人之技能,具有中國武術的競技搏擊特徵。不論你是要點穴、施針、艾灸,還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過在經絡穴位上實現的,因此必須學會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穴位怎麼找

一般可分為骨度分寸法、體表標誌法、指寸法和經驗取穴法等。下面來分別介紹:

1、經驗取穴法(即簡易取穴法)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取穴法,此法簡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為風市穴;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為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壓在掌心的第1橫紋上為勞宮穴等。

2、體表標誌法:根據人體的一些自然條件來作定穴的一種標準。分為固定標誌和活動標誌兩類,以體表某些標誌如五官、毛髮、指甲、乳頭、肚臍或關節、肌肉等活動時產生的孔隙,凹陷等來作為依據,去找穴位,這樣的取穴方法就是體表標誌法。通常比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穴,在兩眉中間;膻中穴,在兩乳頭水平連線中點;取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等應張口等。

3、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又稱骨度法,即以骨節為主要標誌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並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定穴的標準。但分部折寸的尺度應以患者本人的身材為依據,如把腕橫紋至肘橫紋之間作十二寸,腋橫紋至肘橫紋作九寸,前髮際至後髮際作十二寸等

4、指寸取穴法是在骨度分寸和體表標誌法的基礎上,以施術者本人的手指作測量標準來找穴位的一種方法,比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1寸,還有橫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環指、小指四指相併,以中指第M節為準,量取四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