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南宋中兴之主-高宗赵构

瓷器鉴定真知堂:

玩收藏啊,一是要学习理论,二是要与时俱进。收藏圈里有几种人。

第一种,什么也不懂的。器型,窑口,时代,啥啥啥都不明白。北方话说,就是个棒槌。如果你是第一阶段这种人,算了,打住不要往下看了。这些文字你看不懂,没必要浪费时间和流量。

第二种,半懂不懂的。读了几本书或者没读过书,看了几期鉴宝节目专家说的秘诀,牢记在心。满嘴都是苏麻离青,粉红胎,紫口铁足啥的。手里拿个显微镜,逮上哪件瓷器,二话不说看气泡。至于看出什么名堂没有,还真不知道。某某帮和某某帮基本都在这里。

第三种,行家。基本上有自己的收藏和研究方向。对自己熟悉的窑口看得准。不熟悉的起码能分出新的还是老的。宁收老残,不要精新。要他打眼,估计有难度。

第四种,大行家。这种大行已经达到和超越了某些专家。低调内敛,看东西基本上可以望气。对于有一眼的东西,不轻易否定。你找他鉴定,如果不对,他肯定可以告诉你一二三四。这种大行,也不用看我的文字了。有时间多看看新出来的资料吧。

我们今天聊一聊官窑。这个官窑我说的是五大名窑里的官窑。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五大名窑是瓷器行专有名词,说的是宋代的最出名的五大窑。汝窑为首,其次是官,哥,定,均。

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文献里有记载,是宋徽宗政和年间烧制的。主要目的是礼器,当时史籍称为“政和新成礼器”。但由于不到二十年,宋徽宗这个只会艺术,不懂军事和政治的皇帝,一下子惹了马蜂窝,联金灭辽,回头金人顺带手把他和他儿子也一锅端了。

这是靖康年的事。所以现在咱们还记得岳飞爷爷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金兀术,当时是灭宋的两大元帅之一。把徽宗皇帝的后宫佳丽,皇子,帝姬(公主,当时叫帝姬)全折算成银子了,套了几千俩大车,把汴京文物一网打尽,啥啥啥都要,全带走了。

所以,这个北宋官窑,南宋朝廷一件都没有继承下来。因为一开始,就不是供御的贡窑(汝窑),而是宫廷祭祀专用的礼器窑(御窑)。

笔者有歌诀一首说宋瓷价值:

一官二汝三南官,四哥五定六为均。七龙八耀九磁州。十建之后吉饶明。

这个排名第一的就是北宋官窑,第二才是汝窑。北宋官窑一定存在,如果有,除了窑址被发掘和开封附近出现窖藏以外,在黑龙江哈尔滨附近,北京附近,这是北宋官窑可能出土的地点。哈尔滨是金国上京,当年的汴京文物全部运送到了这里。北京是金国后来迁都的都城。当然,最后,金灭亡之前的都城还是开封。(不信你可以去看看《金史》)

北宋官窑由于被掠到金都城,后来又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迁都的过程,所以已是沧海遗珠,难得找到了。说到北宋官窑,有两个谬误流传民间,必须得指出。一是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天青色。再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这句史料上后周世宗皇帝柴荣说柴窑的话,也变成了宋徽宗说的。

如果你手上真有北宋官窑,这玩意故宫都会收购。当然,他们不收你的东西,你有言论自由。“这瓶子上明明写着宋徽宗三个字,有的还明明白白写着大宋官窑四个字,你欺负我没文化呀?宋徽宗那就是北宋皇帝,北宋皇帝签名盖章的不是北宋官窑,那是什么?”(模拟言论)

好了,我也不说了,前几天说柴窑的柴世宗,顺带着也聊过宋徽宗。您要不是掉进坑里爬都爬不出来,就去找来看看。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再说南宋官窑。第一阶段的朋友估计是搞不懂那些名词的。

比如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粉青冰裂,修内司,郊坛下。南宋官窑,以前没有电脑网络时候,资料比较难找,就知道有修内司窑和郊坛官窑两个。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徽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司,造青器, 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

这段文献由于是南宋人说宋朝事,应该说可信度极高。唯有邵成章此人,后来学者考证应为邵谔之误。礼制局是当时烧制礼器主管部门,号称绍局,因邵谔为主管。

而文献资料表明,南宋早期,苏州地区(平江)和浙江越窑也烧制过瓷器。越窑遗址发掘出的低岭头型瓷器,就是黑胎青瓷,和传统的越窑不一样,可以证明史料的真实性。史料中还有关于“余杭窑,乌泥窑,续窑”的记载。这些和官窑类似的瓷器,应该和南宋时期大量烧制官窑用于赏赐有关。

南宋晚期的《咸淳临安志》就有宫廷过节以定窑,官窑为赏赐品赐予宫人的明文记载。所以,南宋官窑,在南宋时期的高官大墓里,应该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特别是郊坛官窑。早期修内司官窑则应该存世量较少。

官窑的特征,不可不提到官哥不分。一般好事者皆知道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八个字,作为鉴定要诀。

但金丝铁线说的是哥窑(也不是所有哥窑都有这个特征),紫口铁足说的是官窑(但部分哥窑也有紫口铁足特征。支钉支烧的肯定没有铁足,因为不露胎)。

那么以紫口铁足作为鉴定辨别真伪官窑的要诀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

明清两代,仿制官哥二窑,由于都是景德镇的白瓷土,也没有搞清楚官哥二窑的紫金土是啥玩意,所以采用白胎涂上芝麻酱釉的做法,露胎处还是白的。所以这个紫口铁足就是明清时期收藏家鉴定真伪的秘诀和标准。

但今天,窑址早就发掘了。紫金土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就是浙江地区常见的含铁量很高的瓷土,还含很高的氧化铝成分,极为耐热。所以,今天仿制官哥窑器,用的都是古人一模一样的原材料,烧出个紫口铁足一点都不难。回头我给你烧一个。

明初曹昭《格古论要》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进一步说明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如果你真的开始出二进三,玩宋瓷玩到了南官的高度。那么我不用多说,你会把这些真实的历史鉴定经验,牢记在心。我不用解释这些是什么意思。对于未入门的朋友,我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所以,再不要抱着紫口铁足就是南宋官窑真品的认知去收藏了。真要理解南宋官窑,哥窑,你得沉下来用心研究,我说的你也不一定要信。

笔者研究官哥窑器二十多年,真正开始入道也就是十几年前的事。那些迷糊了我多年的文字记载,让人左右为难,不得其解。只有真正哪一天遇到真的东西了,你或许才会恍然大悟。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不仅仅是瓷器),欢迎关注本人头条,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紫口铁足不足论,官哥窑器要真知!瓷器鉴定真知堂

老宅子,石头厝,这也是我收藏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