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拼多多自從上市以來,一直風波不斷。

“ 上市、假貨、質疑、回應、被調查”,這五個關鍵詞可以囊括拼多多上市5天以來的所有風波。

因為網上輿論不斷,截至今日,拼多多(股票代碼:PDD)股價每股19.66美元,總市值225億美元。相比較上市當日最高300億美元市值,已跌去70多億美元。

有人好奇這個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是什麼東西,打開買家秀和賣家秀後,差點笑死。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可誰能想到質量會差成這樣?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在拼多多買東西就像冒險,你永遠猜不到自己會收到什麼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為什麼一個賣山寨貨居多的購物APP,可以在三年之內光速上市?

因為中國有太多窮人了。

中國有多少窮人?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31個省份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上海、北京兩個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超過18000元,平均到每個月,就是每個月包括房租、吃飯、交通、服裝、看病、給孩子交學費等等一切的支出超過3000元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個省份。其餘所有的省份,人均月支出均沒有超過3000元。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18年2月28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月均2164元。

你以為是農村人拖後腿了?還真不是,17年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396元,月均3033元。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也就是說,全國城鎮居民,可以拿出來還房貸、付房租,帶女朋友看電影的可支配收入,平均一個月才3033元,這裡面還包含了很多超高收入的富豪拉高了這個人均。

3000元是什麼概念,別說買2000一套的化妝品了,僅僅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吃沙縣,坐公交,買9.9包郵T恤。

在數據裡,把全國的收入細分為五等分,如果你月薪超過5000元,你已經是全國20%的高收入人群了。

難怪9.9買40卷衛生紙,46.9買12盒安慕希酸奶,669買液晶電視機的拼多多元有3億市場。

他們不關心這些東西是不是山寨貨,只要衣服能穿,衛生紙能用,酸奶喝了不拉肚子,就可以了,多便宜啊。

這就是窮人的市場。

現在朋友圈爆款文章都在說,年薪20萬被同齡人拋棄,知乎上年薪百萬只是中等收入,天涯上月薪不到12萬不算高薪,而實際上,中國的大多數人,每個月就是月薪三千。

你在用小紅書,你父母在用拼多多

身邊有朋友說,老爸每天都在家裡的群裡分享拼多多一起種果樹免費拿水果的鏈接,他不理還會電話提醒他。

他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勸他爸爸說,拼多多上的東西都是假貨,不要買。他爸爸每次都說,哦,然後說,真的很划算啊,你幫我點一下。

其實,身邊很多人的父母都是拼多多的忠實受眾,僅僅因為他們覺得,能省很多錢。

現在的消費越來越兩級分化,近乎到了荒謬的程度。

一邊,是所謂隱形貧困人口的消費升級。現在更是誕生了一個新詞,無產中產階級,也就是低收入高消費人群。

他們月薪都不超過萬元,有的熟練地運用各種海淘APP,包包從不買1萬以下的,有的立志吃遍全城的米其林餐廳,有的花掉半年積蓄只為了旅行住幾晚五星級酒店,有的每天都要喝一杯星巴克或者果蔬汁,有的在朋友圈過得像網紅,其實在那一個個打卡點背後,是一片狼藉的真相。

他們需要用這些中產的消費來點亮自己庸常的無產生活。

另一邊,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降級。都在用拼多多了,還在乎假貨嗎。能用就好,管他好不好用。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一邊,是中產們分享文章,《富人的思維就是花錢買時間》,在小紅書上分享拔草了一家香港網紅酒店的心得。一邊,是他們的父母群發拼多多拼團鏈接,在烈日下多走半小時的路只為了買便宜幾塊錢的蔬菜。

拼多多300億美元背後的中國式真相

一邊,是你想結婚的時候,除了帶女朋友去過所有的網紅餐廳外,一無所有,另一邊,是你一貫摳門的父母,給了你50萬付了首付買了房。

冰火兩重天。

與其說拼多多的火爆,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還有多少窮人,不如說,拼多多的火爆提醒了我們,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面,你見過最好的,也要見過最差的。

不僅有買奢侈品,用蘋果手機,吃牛油果的偽中產們,還有更多為買到市場價三分之一價錢的山寨貨而雀躍的窮人。

不管何時,理性消費,量入為出,買價值而不是買價格,永遠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