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銷售平平 肯德基必勝客被私募巨頭盯上了!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近日,有關高瓴資本和KKR正尋求收購百勝中國的消息甚囂塵上。

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的百勝中國有可能“換東家”。近兩年前,百勝中國完成從百勝集團的分拆,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在紐交所正式上市交易。

事實上,近幾年,“洋快餐”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這些快餐巨頭正面對一個不一樣的“江湖”。

據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於紐交所上市的百勝中國於1日交出了2018財年的第二份成績單,其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其中,肯德基的同店銷售額持平,必勝客的銷售額下降4%。

整體業績意外下滑

在濟南,位於歷山路優品彙的必勝客店已營業多年,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店今年進行了“大換裝”,重新裝修後的風格跟之前相比有了較大改變,以淺色調為主。

這背後可以略窺必勝客的“求變心切”。門店樣式多樣化、著力打造會員平臺、以吸引更多年輕群體,都是必勝客作出的轉型嘗試,

事實上,在國內,近年來隨著大量餐飲品牌的湧現,給必勝客等帶來持續挑戰。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彭博社2日的報道稱,百勝中國正面臨銷售放緩。該公司的同店銷售額在最近一個季度下降了1%,低於分析師的預估,肯德基和必勝客公佈的業績令人失望,這也導致公司股價下跌6.6%。

“百勝中國由美國快餐公司百勝餐飲在2016年分拆而成,其一直在努力吸引年輕人到必勝客就餐,包括優化移動應用程序、升級菜單並通過名人進行宣傳,但到目前為止並未起到太大作用。”上述報道稱。

彭博社稱,肯德基的表現支撐了該公司業績,不過,在剛過去的一個季度,這一炸雞連鎖店的同店銷售額業績持平,導致該公司整體業績意外下滑。

百勝中國一直在試圖扭轉必勝客的經營窘況。

在今年二季度業績公佈後的新聞稿中稱,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表示,鑑於必勝客持續面臨中國休閒餐飲業激烈競爭帶來的挑戰,該公司為品牌管理團隊引入了新的人才,並在針對目標客群重新定位品牌方面取得了進展。她還提到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新的餐廳形式等舉措。

自從1987年第一家餐廳開業以來,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百勝中國在國內1200多座城市擁有8100多家餐廳。

百勝中國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之後,於2016年11月1日獨立在紐交所上市。百勝中國顯示,其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3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並完全擁有東方既白和小肥羊連鎖餐廳。

吸納各路資本

在百勝中國拆分之時已開始吸納各路資本,在2016年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入股百勝中國。如今,百勝中國有可能再度發生股權變化。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家外媒引述了the Information新聞網站的報道,稱高瓴資本和KKR對百勝中國有收購意向。

根據路透社報道,the Information稱,高瓴資本正在洽談收購百勝中國,後者在中國經營肯德基餐廳。報道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的話稱,高瓴資本計劃與其他投資者組成一個財團。談判尚處於初期階段,有關交易價值仍在商議中,也存在無法談妥的可能性。

上述消息傳出後,百勝中國股價上漲了15%,這是自2016年該公司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後的單日最佳表現。

彭博社也稱,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瓴資本和KKR正在尋求對百勝中國的潛在收購可能。匿名人士表示,這兩傢俬募公司正在與銀行就可能達成的交易提供融資進行協商,潛在收購者可能會尋求組建財團來共同競標這項業務。

上述報道提及,高瓴資本和KKR拒絕發表評論。百勝中國方面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不會對有關這類問題的謠言或市場猜測發表評論。“在口味不斷變化以及當地競爭加劇導致市場份額下降後,百勝餐飲集團在不到兩年前剝離了中國業務。”

據兩位知情人士告訴the Informa-tion,高盛正在為百勝中國提供諮詢服務,而摩根士丹利則為高瓴資本提供諮詢服務。

再來看看這家意向收購方。高瓴資本官網顯示,其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公司,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高瓴資本現已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高瓴資本目前已經投資了消費與零售、科技創新、生命健康、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先進製造等領域一大批企業,其中包括百度、騰訊、京東等。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網站的文章寫道,高瓴資本是一傢俬募公司,投資過騰訊等科技公司,它可以幫助百勝中國實現將更多技術應用帶到餐廳中。

路透社也提及,高瓴資本是一家成立於2005年的投資公司。根據其網站,投資了許多中國公司,包括百度公司和京東公司,以及美國短期房屋租賃服務公司Airbnb。

KKR則是一家國際私募巨頭,曾入股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雞肉供應商聖農發展。

說到供應商,山東一家肯德基原料供應商的負責人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肯德基一直在篩選供應商,他們通常採取每季度定價的方式。

引入中國本土“小夥伴”

肯德基、麥當勞兩大西式快餐巨頭,在中國本土的競爭已經日漸白熱化。百勝中國一直在加快新店開張的步伐。其稱,以每天兩家新店的速度在第二季度新增164家餐廳,累計在上半年一共增加367家餐廳。

面對快速發展的中國餐飲市場,肯德基在本土化策略中也下了頗大工夫,麥當勞也“雄心勃勃”開始發力。

麥當勞在2017年經歷了“易主”,當年8月,麥當勞宣佈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的戰略合作完成交割。新公司成為麥當勞在美國以外最大規模的特許經營商,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

麥當勞在中國內地“願景2022”中,提出了未來5年銷售額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的目標。其稱,預計到 2022年底,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將從2500家增加至4500家,開設新餐廳的速度將從2017年每年約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約500家。屆時,約45%的麥當勞餐廳將位於三、四線城市,超過75%的餐廳將提供外送服務。

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快餐巨頭,近年在中國區域的業績均出現一定波動,有分析認為,通過引入中國本土“小夥伴”,謀求資本助力,他們也希望藉此在激烈競爭中扳回優勢。

對於“洋快餐”巨頭而言,不論是經營層面的調整,還是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些能帶來多大效果,還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