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口碑第一的電影,可以治癒所有的「喪」

作為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得獎影片,《小偷家族》備受關注。

在不久前的上海電影節,被哄抬出了「天價票」。

相比去年的《晝顏》被傳炒上3000人民幣,今年的《小偷家族》更甚,戲稱「上海內環一套房換一張票」

畢竟除了能夠提前看到影片,還有是枝裕和導演親臨現場進行映後交流。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不過沒搶到票的影迷也不用太遺憾,因為明天《小偷家族》就要在內地上映了。

魚叔有幸拿到了這傳說中的「內環一套房」,在上影節就已經看過,現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

《小偷家族》

萬引き家族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戛納歷年的最佳影片,觀眾緣並不高。

魚叔以前就擺明過一個觀念:

並不是所有得獎的電影都一定「好看」。

「好看」是因人而異的。

但《小偷家族》是個例外,豆瓣高達 8.8分。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如片名,《小偷家族》圍繞的是一個犯罪家庭

的故事。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一家六口人,擁擠在一仄狹小的屋子裡。

中川雅也飾演的「父親」治,是工地的臨時工;安藤櫻飾演的母親」信代,是洗衣房的女職員。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兩個人儘管都有固定工作,但收入微薄,家庭的主要收入來自於「奶奶」的養老金。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松岡茉優飾演的是家中「小姨」亞紀,在色情行業工作,隔著一層玻璃展示身體。

「兒子」祥太也不上學,每天四處遊蕩,主要負責去小賣部偷東西補貼家用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一天,「爸爸」和「兒子」從商場幹完一票回家,在路上撿到了小女孩由裡

「媽媽」原本要求趕緊把孩子給人家送回去,卻發現由裡其實在家飽受欺凌虐待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於是,由裡就此住下,成了這個家裡的「小女兒」。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影片前半段輕鬆明快,就像大多數清新治癒系的日式家庭片一樣,在清貧簡單的生活中挖掘出無限樂趣。

這種對於家庭的表現力和細膩感自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往下一脈相承,已然形成獨特的影像風格。

只有日本電影能夠把夏天吃一口紅豆冰、夫妻倆宅家裡吃一碗涼麵表現得如此無比清爽幸福。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但影片後半段故事急轉直下,因為一場意外的發生,這個家背後的秘密被逐漸揭曉。

上文中,家庭成員的稱謂我都打了引號,因為這些所謂的家屬關係都是假的

這六口之家,互相之間都完全沒有血緣關係。

而他們當初組建家庭的真相完全出乎意料,甚至是驚悚的。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有評價說,

《小偷家族》是《無人知曉》之後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

就像之前魚叔在一篇文章中說到過的,拍電影時最難調教的演員是孩子,但是枝裕和卻對此相當擅長。

《無人知曉》帶出了柳樂優彌14歲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小偷家族》中「兒子」的扮演者,11歲的城檜吏

,也很有幾分柳樂優彌當年的味道。

不管是造型,還是眉眼間的那股倔強。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是枝裕和挑演員眼光從來是非常準的,一家六口的角色,都精準得找不到替代者。

「奶奶」的扮演者樹木希林,已然成為「國民級老母親」,從《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到《小偷家族》,她從第一次合作開始就被是枝裕和指定為最佳人選。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步履不停》

中川雅也的「父親」角色則從一定程度上是《如父如子》的延續,一個沒什麼能耐卻注重家庭幸福,與孩子打成一片的孩子氣大人。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如父如子》

而演技表現全場最佳的當屬安藤櫻

作為今年戛納的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對她的演技讚不絕口。

儘管當了「母親」,安藤櫻身上依然是《百元之戀》開場時的那股子喪和瀟灑勁兒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百元之戀》

她似乎完全不在意鏡頭中自己是否具有「美感」,土氣的造型和大大咧咧的肢體動作都極盡生活化。讓人完全信服這是一個每天毫無閒心梳妝打扮的洗衣女工。

據瞭解,安藤櫻在出演過程中是完全素顏狀態,臉上的瑕疵和疲倦在大銀幕上都是清晰可見的。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你很難說這個女人長得好看,但在某幾個鏡頭中她又確實很性感

這就涉及到片中那幾個所謂的「暴露鏡頭」,安藤櫻與中川雅也在一個熱天午後突然興致大發的激情戲。

說暴露,安藤櫻露了整個後背,一個翻身動作差點全身走光;但說不暴露吧,其實激情部分拍得很是委婉了。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中川雅也對她的形容是:

「她能夠極端地美,也能夠極端地醜。」

安藤櫻全片演技最炸裂的時刻是一場哭戲

,你很少能在銀幕上看到這樣的哭戲。

當絕大多數的演員還習慣於在哭戲時傾洩情緒時,她卻在拼命忍,一種忍無可忍的悲傷撲面而來。

導演對這段戲也是記憶深刻:

一般女演員會刻意展現大顆的眼淚,明顯表現出悲傷的情緒,但是像安藤櫻這樣的哭泣演繹方式,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拍那場戲時,工作人員都佩服地說:「看到不得了的場面!」助理導演甚至直呼:能親眼看到剛剛那場戲,我加入這個劇組就有了意義

這場戲到底有多神,到時候大家自己去體會。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如果說《如父如子》探討的是「什麼是父子」,《海街日記》表現的是「什麼是姐妹」,那麼《小偷家族》則在問——

「什麼是家?」

有趣的是,上面三部影片都指向了同一個命題:血緣不是家庭的唯一聯繫。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這一家六口,每個人互相之間都毫無血緣關係,卻沒有人能否認他們是一個「家」。

你可以說這家人的

一切都是偷來的,他們用的洗髮水、吃的油麵筋、穿的小裙子……

甚至,夫妻關係、父子關係、姐妹關係、祖孫關係,都是以「非法」手段獲取的;

但親情卻不是。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親情來自於打從心底的關懷,真心誠意的關愛,無微不至的關心;

沒有愛,在濃的血液也只如同清水般寡淡。

「小女兒」由裡在原生家庭遭虐待與冷漠,但按照合法的血緣關係,她必須被送回父母身邊,不管孩子自身是否願意;

而理解並疼愛她的「母親」信代,則因為沒有那層血緣關係,只能以「誘拐」罪名被送進監獄。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信代在其中有一段臺詞說: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這是做父母的人自己這麼認為吧。什麼是母親,難道生了孩子就都可以成為母親了嗎?」

這讓魚叔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句話: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是可怕的。今天這個社會明明做什麼都需要培訓,需要資格考試,但偏偏為人父母卻毫無門檻。

出生的孩子是沒辦法選擇的,但「小偷家族」的成員,卻是自己選擇的。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所以,如果非要指責這個家庭的罪行,那隻能如海報上所說的,他們偷的,是「羈絆」。

當然,魚叔絕不是在為誘拐犯罪者開脫,而這也不是是枝裕和的本意。

是枝裕和擅長透過一個家庭的橫切面去呈現日本的社會問題,影片呈現的是一個「非正常家庭」的樣貌,但更多是去引發絕大多數「正常家庭」的思考。

據說這部影片的靈感來自於一則「養老金欺詐」社會新聞

說家庭成員為了拿到老人的養老金,故意隱瞞了老人的死訊。

如果單看這句話,我們自然會想當然地持以批判的態度;但經是枝裕和的改編後,觀眾反而無法簡單評判對與錯。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標籤就能概括的。

這大概就是是枝裕和牛逼之處吧。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承受著生活帶來的壓力。

但在他的電影裡,從不用鏡頭俯視這些底層,而是懷著無限的溫柔,以柔和的畫面記錄著他們的羈絆和愛。

難怪有人說,不管生活多糟,你都能被是枝裕和治癒

八月口碑第一的电影,可以治愈所有的「丧」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