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工程师文化:工匠+工具?

Google工程师文化:工匠+工具?

Golf一套14根

采访大国工匠

前一段被邀请去做一个节目的主持,其中有一段是与商飞的一位老工匠聊“工匠精神”,他这个车间很有名,央视以及各级相关电视节目都来拍摄过,所以他对现场如何拍摄如何摆镜头,都非常熟悉。所以对我问的问题也很熟练的回答,他说

在波音等飞机公司,也保留了一些手工工序,不是所有的工序都是机器化了的。

我问,这个很多吗?

他回答,不多,但是有几个零件的几个步骤,没有手工不行。

我问:是机器不能,还是机器操作这个工序成本很贵?能不能举例?

他拿起一个飞机机翼的结构件,说,这个深孔的最后阶段,必须由人工来完成。(这个结构件中,这个孔大概有15CM深,横贯整个金属件)

我问:为啥?

他说:这个直径1CM的孔,精度很高,1/4个头发丝的精度,先由机器打出一个比1CM略小的孔,然后用手工来完成。因为钻头在进入的时候,会发热,就会热胀冷缩,其阻力会不同,用力也会应该不同,这种感觉很微妙,只有长时间体会,才能感知到,才会知道何时应该加入润滑油,才会知道是不是应该歇一下,先冷却一下再用力钻,用何种力量转;另外因为钻孔很深,在用力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偏心”,所以我开发了一个卡垫,使得徒弟们在做同样操作时候,不会再偏了。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整个钻孔过程。

我很好奇问,你有几个徒弟,你觉得他们也需要30年才能达到您的“功力”?他说,关键是看他用不用心,上不上道。比如他如果上道,就回去钻研,比如做工具啊,琢磨啊,把活儿干的很好。但是现在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他远处就是一排排的机床,最远处是高级的“进口”机床。我问:这个工艺他们能不能完成?

他说,操作起来很难。


分析

我后来问了不少数控机床的行家,他们解释了一些事情。

精度和准确度,效率,肯定是机床的事情。只有这个很特别的“孔”,是有可能操作起来,效率不如人工。一台数百万美元的设备,为这个深孔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一会工作,一会儿歇一下,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划不来,还不如用人工来的省时省力。


工具主义

我觉得我们素来不喜欢“工具”,或者不喜欢“专业工具”。

一把大菜刀,切菜切肉都是它,切丁切丝切片儿,都是它,而且我们以此为荣,牛逼的大师都是这样。

就连我们都不相信的武术,什么刀叉棍戟,什么南拳北腿,最牛逼的就是一招制敌,最牛逼的是无招胜有招。

我们会做各种各样的豆腐,但是数千年不做“豆腐生产线”

我们用了数千年的筷子,但是日本人做出了筷子标准,以及各种各样的筷子,用做各种不同用途。

我们特别喜欢讲“熟能生巧”,我们喜欢说那种感人故事“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不甘寂寞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试错,终究悟道正果。

但是西方社会,有一个制作专业工具的习惯。而且越来越专业,到了繁复的地步。

比如吃西餐,右边三把刀,左边三把叉,前面一个汤匙,然后是红酒杯,白酒杯,茶杯,咖啡杯,等等等,各有各的不同;

比如高尔夫球,一套球杆14-15根球杆(3支木杆、9支铁杆、1支推杆、1个球包 )各有各用,还有各种专业的鞋、帽子、衣裤、手套等等

木杆: 1#,3#,5#及推杆(PT)

铁杆: 3#,4#,5#,6#,7#,8#,9#,劈起杆(PW) ,漏沙杆(SW)

如果我国发展,就是一杆到底。

这些例子大家可以不胜枚举。

还有一个拧螺丝的段子,我知道这是真的,为此德国最后都是用机器来拧螺丝的。

德国原装时,工人拧螺丝严格执行进3圈回半圈,在中国尽管也这样要求,但最后回半圈偷懒的比较多,这是肉眼看不到的差异,经过两个冬夏的热胀冷缩,那个半圈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有些网友问“干吗不直接拧两圈半呢?”,因为回半圈形成的微妙的弹性空间为热胀冷缩提供了回旋,直接拧形成不了。


结论:工匠+工具=工程师文化

如果要完成一件工作需要5个小时,那么,优秀的程序员会用4小时45分的时间开发一个工具,然后用15分的时间来做完这件工作。

这是传说中的google工程师文化。

这一点工程师文化是“我们从根子上缺失的”:我们赞美的工匠是为一个皇帝御用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这个思维习惯真的太根深蒂固了。

如果说起来,与汉代的独尊儒术有关。当年墨子是工程师文化的代表,可惜儒墨显学,之后治剩下儒法表里。扼腕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