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探索醫療專科聯盟新模式

專科聯盟:“高階版”的醫聯體

7月13日,由山醫大二院等96家聯盟成員單位組成的山西省骨科專科聯盟在太原成立。該專科聯盟將以山醫大二院骨科為龍頭,全省各地市96家單位為骨幹,建立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多層次合作交流機制,打造專科優勢明顯、管理精細、服務優良的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骨科專科聯盟。

醫療專科聯盟是指醫療機構之間以專科協作為紐帶形成的聯合體。根據不同區域醫療機構優勢專科資源,以一所醫療機構特色專科為主,聯合其他醫療機構相同專科技術力量,形成區域間若干特色專科聯盟,提升解決專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補位發展模式。

建設跨區域醫聯體、專科醫療聯盟等是去年以來我國醫改的重要任務之一,成立醫療專科聯盟也成為我省推行專病專治、形成補位發展、提升縣域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的重要舉措。按照國家醫療聯合體建設和《山西省三級醫院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相關政策的要求,目前全省已批准成立34個省級醫療專科聯盟。

去年以來,醫療專科聯盟已開始在全國普遍興起,特別在一些常見、重大、致死率高的病種,還有醫療資源極度緊缺的專科,比如兒科等,成立聯盟的動力往往更大,也更為迫切。

在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不但現在缺乏,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持續短缺。短時間內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和建立超大型的專科醫院也不現實,因此,就需要把現有專科資源統籌起來,通過醫聯體的“高階版”———專科聯盟,針對性地專門解決某專科領域醫療和學科建設的問題。

據瞭解,醫療專科聯盟的成立,聯盟內部將建立起靈活的醫療資源、特別是醫務人員流動機制,確保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提高專科聯盟運行效率,保障醫務人員流轉安全。專科聯盟還將以提升縣域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為重點,落實對專科、技術、項目的幫扶要求,以技術協作為主,推進人才共享和服務銜接,形成輻射帶動和補位發展模式。同時,還將對接省外優質醫療資源,爭取國家級專業力量的支持和幫扶,形成多層級的跨區域專科聯盟,帶動全省專科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

專科聯盟有助於實現不同區域同一專科水平能力的同質化發展,輻射帶動各區域專科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放大優質醫療資源的效應,但最終落腳點還是要實現患者就醫的同城化、同質化、便利化,這才是醫療專科聯盟成立的真正價值和醫改的初衷。

山西已成立省級專科聯盟34個

近日,記者從山西省衛計委瞭解到,為貫徹國家及我省醫療聯合體建設相關政策要求,提升縣域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目前全省已成立血管疾病等34個省級專科聯盟。

根據《山西省三級醫院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及相關政策要求,經各醫院申報、省衛生計生委審核,山西省目前已成立的省級專科聯盟主要包括:

山西大醫院牽頭成立血管疾病專科聯盟、全科醫療專科聯盟、急診專科聯盟、康復醫學專科聯盟;

山西省人民醫院牽頭成立腎病科專科聯盟、醫學檢驗科專科聯盟、神經外科專科聯盟、消化科專科聯盟、超聲專科聯盟、介入專科聯盟、胸外科專科聯盟、消化內鏡專科聯盟;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牽頭成立呼吸內科專科聯盟、精神科專科聯盟、疼痛科專科聯盟、耳鼻喉頭頸外科專科聯盟、醫學影像專科聯盟、老年病專科聯盟、神經內科專科聯盟、核醫學專科聯盟;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牽頭成立骨科專科聯盟、藥學專科聯盟、鼻科專科聯盟、血液病專科聯盟、血液淨化專科聯盟;

山西省腫瘤醫院牽頭成立腫瘤專科聯盟、病理專科聯盟;

山西省兒童醫院(山西省婦幼保健院)牽頭成立兒科和婦幼保健專業專科聯盟;

山西省第二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中毒救治專科聯盟、器官移植專科聯盟;

山西省眼科醫院牽頭成立眼科專科聯盟;

山西職工醫學院附屬醫院牽頭成立山西省肛腸科專科聯盟;

山西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牽頭成立口腔專科聯盟;

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山西省結核病防治中心)牽頭成立結核病專科聯盟。(本報記者 裴雲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