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里,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河北衡水中學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不光是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的學生數量,還有衡中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衡中學子寶貴的學習經驗...衡水中學的成功,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努力和一個個細節。

7月15日,衡水中學2018級新生家長學校第一期培訓會召開,現場發放了高一新生的錄取通知書。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會上,2018屆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從感恩學校、老師,新高一如何適應新環境和嚴守學校各項常規三個方面介紹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

隨後,2018屆優秀畢業生家長代表發言,介紹了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堅持的三條原則,並與大家分享了高中三年家長應該做什麼,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具體的指導。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對於衡中三年的生活,我最贊同師兄師姐的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最有發言權的,還是在裡面生活了三年的我們。畢竟,“喝水”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家長,更不是僅僅在衡中參觀過幾小時,或者僅僅從網上看到過關於衡中報道的人。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是衡中學生,對衡中的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學霸和學渣,本土學生和外地學生,復讀生和應屆生,感覺上會有差異,甚至差異巨大。

因此,我也只能代表我自己,一位成績既非學霸亦非學渣,來自外地並順利參加完高考的衡中畢業生。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三年前,我來到衡中。在我們當地最好的那所初中,我的成績始終保持在前五名的樣子。說實話,來之前我是信心滿滿。

但進入衡中後才知道,同學們大多數和我一樣,甚至更優秀。最牛的同學,在初中畢業那個暑假,就已經開始自學大學的課程。

我們這些外地生和本地的優秀學生一起,被平均分成了12個實驗班。而實驗班的學生是動態的,每一次分班,成績差的同學都會被淘汰出去進入普通班,普通班的高分學生則會補充進來。

競爭,從一開始就異常殘酷。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對我而言,第一個打擊是學習成績。

衡中的考試多,天天有小測,每週有周測,每月有調研考試,周測以上的考試都會全年級排名。

一輪又一輪的考試之後,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現實:成績處於中下游。

你也許永遠不能理解,做卷子做到想吐卻仍要繼續的無奈,在宿舍鋪上抽泣後卻仍要擠出一副笑臉的堅持。這些在衡中,是再平常不過的存在。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在這樣的環境裡,衡中所謂嚴格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得到執行。

記得高一的時候,中午十二點開飯,十二點四十必須要躺到宿舍的床上。在這段時間裡,要完成從教室到餐廳,買飯,吃飯,回宿舍這一系列過程,時間已不寬鬆。

但班主任要求我們班要十二點十分才可以出教室,而同學們則主動又推後了十分鐘。十二點二十之前,沒有一個人走。

當然,這樣做的並不是我們一個班。你可以想象,從教室出來之後,那必然是一路小跑,到餐廳狼吞虎嚥。這恐怕也是外界傳言我們一頓飯只有5分鐘時間的由來。

而衡中時間的一個科學之處在於,無論你的學習安排多麼緊,都要保證每天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這使得我們有充足的精力和體力去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

我的心中也常常質疑,班主任老師對晚到位、早離開教室的窮追猛打究竟有沒有意義,但今年的高考,全校公認的到位大神最終奪得省文科狀元,或許是一個回答。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我受到的另一個打擊是老師的忽視。

來到衡中,猛然從“小池塘裡的大魚”變成了“大池塘裡的小魚”,一下子沒有了老師的寵愛,那種落差心理上真的難以適應。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曾無數次想過,真的想回到我家鄉的小縣城,去做我的學霸。

但我知道,來到衡中,只不過是把高考競爭提前了而已,我遲早要和全省優秀的學生一起比成績。在本地的中學當一個所謂的學霸,只能是麻醉自己三年罷了,到高考的那一刻,還會露餡。

所以,縱然有再多的委屈與不滿,我都一直在咬牙堅持,或者說,我們。當我看到有同學拄著柺杖艱難行走,有同學同時吃幾種藥還堅持上課,有同學剛做完手術又重回戰場時,自己也沒有理由可以放棄。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當然,我們不是機器,我們也會苦中作樂。

完全封閉的學習,幾乎讓我們與世隔絕。但我們會利用班裡的新聞時間,利用餐廳裡的電視,利用上課開機時電腦屏幕右下角一閃而過的新聞推薦,獲取各種信息。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平均年齡僅27歲的老師們也會不時滲透點新鮮事,他們會給你演示反手摸肚臍的實驗,會給你講花千骨和歡樂頌,會在講課時蹦出一兩句流行歌詞,為我們枯燥的生活注入了一些活潑的氣息。

每次回家周的十幾個小時,在完成繁重的作業之餘,也會上網,看電視,聊天……於是,最流行的歌我們也會唱,社會上最新的新聞我們也都知道。這可以說是個高效率的奇蹟。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至於在晚上熄燈之後,縱使查到之後會叫家長甚至回家反思,校長所言的“臥談趣事”也從沒有斷過,談談人生,談談理想,也談談班裡的女同學……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三年,很快。

苦也罷,累也罷,愛也罷,恨也罷,終於堅持了三年。

三年中,陪伴我們同甘共苦的,還有我們的老師。每天早操,都會看到班主任比我們到位得更早,而60多歲的校長,也要天天和同學們一起出操。

在衡中,永遠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整個學校,都在以同樣的速度一起運轉。

當我們期待的高考來臨,我們竟然心如止水。同學間流行的一句話就是:“這真的是高考嗎?”嚴格的訓練,已經讓我們覺得高考和平時無異。

有家長祝福說,願你們合上筆蓋的剎那,有著俠客收劍入鞘的驕傲。

但說實話,在6月8日晚上,在衡水那個熟悉的賓館,我沒有任何驕傲與快感,而是感覺到茫然無措。

三年來第一次沒有了作業,第二天不用早起,竟然不知道該做什麼,就像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一下子繼承到了一大筆財產,身份一時根本轉換不過來。那天半夜,突然醒來的我,一直嘟囔著x軸與y軸的關係。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6月23日凌晨,我查詢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績。沒有期望中的超常發揮,收穫了一個在實驗班團隊裡普普通通的分數。

但在我們這個小縣,這個分數已經超過了縣裡的狀元,驗證了衡中的學渣也是其他地方的學霸這個傳言。

在報考志願階段,我再一次感覺到了身為衡中人的自豪。幾乎每一所知名高校,都有衡中往屆學生建立的QQ群,學長無私地為學弟學妹提供幫助。衡中學生的凝聚力,真的無與倫比。

在衡中,有一個招生段子說,一個大款不惜花巨資讓孩子來上衡中。有人問,以你孩子的成績,即使上衡中也考不上清北。他回答說,我知道孩子考不上清北,但我的孩子會和那麼多名校的孩子是同學啊!

衡中,確實給了我們更廣的視野,更大的平臺,更多的人脈,這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當然,如果你有一個有錢或當官的爹,對此可以完全無視。但對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講,這確實是一筆在其他地方積累不到的財富。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衡中三年,更像是在攀登珠峰,爬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太多困難,甚至心裡會打退堂鼓,懷念大本營裡的舒適與溫暖。

但當你爬上了峰頂,卻會充滿自豪,激情滿懷。因為,你經受了半途而廢者體驗不到的磨礪,看到了沒有攀爬者不能看到的景色。

三年,100多次周測,48次大型考試,每年2萬多張卷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四圈,得來的是一次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雖然,高考不是我們奮鬥的終點,但至少,好的成績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好的起點。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衡中並不完美,但她是我的母校,我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那裡,和一群全省最優秀的精英共同競爭,共同奮鬥。

衡中的不完美,只是不完美的高考體制下最完美的產物。

對衡中,我們曾經無數次抱怨和不滿,但面對那些“黑”衡中的聲音,我們仍然會勇敢站出來反駁。正如那句流傳甚廣的話:“母校就是你在心裡罵了無數次卻又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這三年,我最大的收穫只有四個字:努力、無悔。

衡水中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裡,藏著高考成功的密碼!家長更要看

1.求學路多坎坷

我的孩子的初中是在縣裡一所走讀學校度過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基本保持在年級前列。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一位當地的家長那裡得到了衡中負責我們縣的招生老師的電話。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招生老師打了一個電話,沒想到還真看到了希望。歷經諸多周折之後,孩子終於實現了進入衡中學習的夢想!

3年前的8月17日,是衡中開學的日子。從教室領了生活用品,到宿舍給孩子鋪好被褥,又送孩子進了教室。

等我們離開學校再到格物樓想和孩子告別時,孩子已經坐在教室裡第一排,拿出一本書在看了,從門外喊了幾聲,孩子沒有回應,我們眼裡噙著淚水迅速下樓。

孩子長大了,是該放手的時候了。

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為了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如果成績相差比較大,可以提前學習《瘋狂600提分筆記》裡面有解題技巧,答題技巧,以及9大科目知識考點,直擊高考考點!

孩子到衡中後,每天都期待著他的電話。週末,我專程帶著望遠鏡去學校圍牆外觀看孩子們軍訓,遺憾的是孩子的班級在裡面訓練,沒看到自己的孩子,但知道孩子就在其中,心裡也是暖乎乎的。

畢竟是第一次離開我們這麼長的時間,孩子到家一見到媽媽就哭了。然後就向我們講述在學校的生活,一頓晚飯吃了一個多小時。返校的時候,孩子把家裡每個房間都轉了一圈,眼角紅紅的,我們啥也不說,只是默默的和孩子一起下樓乘車去衡水。

當孩子進入校門離開我們視線的時候,我眼睛頓時溼潤了。

為了不影響孩子,從此我們不刻意去衡中。孩子也逐漸適應了高中生活,每次返校都儘量提前,家已經變為身心的加油站了。

有一次晚飯後,孩子打回電話說又發燒了,問吃藥了沒有,說吃了好幾天了,讓他趕快去醫務室輸液。然後我們直奔衡水,給班主任打電話進入校園,孩子正在醫務室一邊輸液一邊看書,醫務室裡好幾個孩子都是如此。看了真讓人心疼。

相對於成績來講,身體好才是第一位。

2.不過分看重孩子考試成績

到衡中的首要任務是學習。

升入高二後,孩子依舊是那麼努力,但成績卻不再穩定,各地的學霸紛紛顯出超強的實力。有一段時間,看到同學們一個又一個超越自己,孩子陷入了彷徨,甚至懷疑衡中的模式究竟適合不適合自己。

一路走來,孩子的學習成績起起落落,學號也在在單位數和雙位數之間不停的轉換。記得剛去衡中那會我給孩子目標是年級前500名,只要一超過200就和任課老師聯繫。

到高三下學期孩子一調考了年級700名後反而更加淡定了,甚至好幾次調研考試後連成績都不再查詢,只是叮囑孩子把每次考試作為查漏補缺的機會。

3.高中時光增長的不僅是知識

來到衡中,孩子脫離開父母的呵護,學會了獨立,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團結協作,學會了包容互助。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懂得了照顧自己、關愛同學、體貼父母。

高一40公里遠足,被衡中賦予了豐富的內涵。一路走下來,不僅僅是毅力的考驗,更讓孩子們領略了團隊精神,樹立了不服輸的理念。作為家長,我們在宿營地為孩子們加油鼓勁,並和好幾位家長一起陪孩子走完了返程,也深深的被孩子的堅強毅力所感動。

高二成人禮活動,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對孩子的影響深遠重大,當我把孩子從幼兒園到初中的老師寫給他的明信片交到孩子手裡時,孩子激動地哭了,我想孩子的熱淚中滿懷的是感恩和責任。

4.我給高中生家長的建議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之後,孩子被一所“985”高校的心儀專業錄取。再過一個多月,孩子就要離開我們,開啟他的大學之旅。

在這裡有幾點感悟與廣大家長分享,希望能對後來者有所幫助。

第一: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值

在許多人眼裡,初中的尖子生到了衡中就能考個北大清華,事實上,衡中彙集了那麼多的優秀生源,清北交覆在河北就那麼點招生名額,高考又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哪裡有那麼容易。

在衡中,我們目睹了很多大牛最後都與清北失之交臂,並不是他們不具備這個實力,而是運氣差一點罷了。況且,衡中100多名的清北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保送生、自招生、國防生、小語種、農村專項計劃、定向生、藝術生、醫學部等,真正靠實考分進線的還不到一半。

在我的眼裡,能走個“211”就值得慶祝。

全省40多萬的考生,能考進前一萬名,本身就很優秀了。

意味著你在高考這個把年輕人分類的考試中獲得了勝利,已經飛出了河北。清北交復對大部分孩子來講,可以作為理想,可以作為最終的奮鬥目標。

清北生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可以借鑑,但不可複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要慎重選擇復讀

選擇復讀的孩子,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高考失誤,沒有考出真實的成績;另一種是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想走更好的學校。

在主觀意識上,又分為自己要復讀、被家長逼著去復讀。在復讀目標上,又分為非大名牌不上、非“211”不上、非本科不上等等。

在我看來,失誤的孩子,不要猶豫,趕快回衡中的奮進樓,是爸爸媽媽想在身邊再留你一年,你的大學在明年等你。

被家長逼著去復讀的,先要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復讀的重要意義再去吧,沒有主觀能動性效果不會好。

非名牌院校不上的孩子還是走吧,一年的青春時光很寶貴,況且高考真的不確定,說沒有壓力是假的,像於蕭那樣具有強大內心復讀兩年考取狀元的孩子畢竟是個例。

今年就有去年考上北理的孩子今年錄了北航、去年錄了中山今年走了天大的孩子,並沒有多大進步。更令人惋惜的還有去年過了本一今年連本一線都沒到的。

大學裡不停步,相信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非“211”不上的孩子我挺你,努力一把,可能你的命運就因你的選擇而改變。目前院校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會長期存在。“211”高校真的是就業門檻。

有一個老鄉,協和醫學院研究生畢業,本科河北醫科大,畢業後去了唐山工人醫院。問其為何不留北京,她說只因為河北醫科大不是“211”,人家不要,就連省裡的大醫院都不要,她的同學本科鄭州大學,留在了北京。

出身真的重要,在很多時候,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你的第一學歷。

非本科不上的孩子,機會是你爭取的,努力一年不後悔!如果你不相信,去看看衡中的錄取結果,以4打頭的班級的孩子都是復讀生。

第三:要冷靜地報考志願

很多考生捨不得扔分,按照上年度最低位次報考,導致被調劑的人員增多。事實上,好多高校的優勢專業如東南大學的建築、中山大學的醫學都要高出提檔線幾十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轉專業上規定嚴格,僅限前10%-20%的學生申請,從而導致了不能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甚至有的學生無奈選擇退學復讀。

因此建議考生在選名校還是選專業上要兼顧,以免遺憾。報考志願時衝一衝一定要慎重考慮,即便你衝上去也是別人不報的劣勢專業,喜不喜歡更容不得你選擇。

對於人大、復旦今年在某省本一線提檔的案例只能當作傳奇。我至今想不明白,誰家的孩子那麼會掐算,剛到本一線就敢報大名校,還只對人大、復旦情有獨鍾。

同時,提醒家長,特別是農村考生家長,一定要好好閱讀招生計劃的說明頁,有的家長報完志願才知道還有地方農村專項。此外,由於地域的關係,北京、天津的高校歷來是河北河南等考生報考的熱點,分數線超高,如果分數不佔優勢,儘量避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