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朗讀者:勞月

36年前,1982年初春的一個早晨,大雪紛飛。我的大學同學餘剛、陳文育(已病逝)、王依民、王自亮,在告別大學前夕,來到可以遠眺西湖全景的寶石山初陽臺,用年輕的激情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說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成為77級學生的“宣言”。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餘剛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陳文育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王依民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王自亮

在黑沉沉的宇宙空間

成千上萬個太陽

湧動著無數盞紅色的夢

時間被拉近了,糾纏著

在遠古的荒原

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誕生了一群腳印

雪與血融鑄的大道

切開了混沌的記憶

時間開始了

大陸在黃色的地圖上漂移

古老的傳說無情地剝落

斷層橫亙在紅色的天幕上

思想在造山運動中輾轉

憂鬱,像雪花一樣

世界變得模糊

凝聚成巨大的冰塊,漸漸透明

依稀斑駁的墓碑

壓在周口店人的顱骨上

使我們痛苦

我們唱完了二十支情歌

而最後一支絕望的歌

卻難以出口

於是,我們從海灘起步

地平線便有了新的意義

在白晝和黑夜的低窪處

堅實的對話

敲打出久遠的回聲

江河和熔岩醞釀著新的悸動

渾樸的畫面破碎又合攏

世界算得了什麼

既然它堆滿了化石

我們鄙視直線和平衡

因為陽光也是彎曲的

只有人的脊樑才挺拔而起

我們尋覓深沉的存在

擎起金黃色的思維

把所有的秋天連成一片

讓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都變成鴿子的故鄉

如果我們的工作沒有收穫

人類還有什麼值得讚美

我們要使每個人都演化成新星

寫進永恆的空間

在宇宙和更遠的宇宙之間

將留下我們這消逝者的微笑

1982、1、13

週末讀詩:在遠古的荒原和未來的銅像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